琼中抽水蓄能电站获“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称号
据海南日报客户端丨记者邵长春 通讯员钟灵 张柳琦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琼中电站)近日被水利部授予“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称号,这是海南省首个获得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的项目。
琼中电站位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渡江上游的黎母山深处,当地拥有丰富的热带天然森林,是一个热带植物王国,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琼中电站在前期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营阶段,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新理念、新设计、新技术助推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竭力打造一座工程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电站。
为了避免对黎母山原生态环境的扰动,电站的建设者们以生态保护为优先导向,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绿色建设、环境友好”的总体方针,将水土保持建设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走出了一条“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据海蓄公司工程部专责钱俊介绍,电站在坝址选择、坝型选型、厂房选型、施工布置等方面,力求扰动最小,追求绿化最大。建设者们将工区开挖边坡喷混凝土优化为植物复绿,累计完成开挖边坡绿化约45万平方米,场内公路边坡植草绿化比例达95%以上,扰动土地整治率99.8%,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9.3%,林草植被恢复率99.2%,最大程度减轻了工程施工对原生态景观的破坏。
此外,电站的工作人员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等逐一进行编号、挂牌、标记和备案,对受工程施工和水库淹没的9类70多种国家级、省重点保护植物进行了移栽。“现在不论是在大坝上还是道路两旁,时常还可碰到猴子、老鹰、成群白鹭、野山羊、眼镜蛇等珍稀野生动物!”钱俊说。
为了将电站景观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电站工程设计采用减少溢洪道明挖和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案,将上水库岸坡开敞式溢洪道优化为与导流洞结合布置的竖井式溢洪道,实现“永临结合”,减少开挖7320立方米,减少弃渣20万立方米,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效益。
电站所有的景观设计始终坚持“去工业化”原则,办公及生活区建筑均不超过5层,且建筑顶部采用与蓝天白云遥相呼应的天蓝色设计。下库人行便道、文化长廊、凉亭、路灯、闸门井、观测室等均采用了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设计方式,力求做到“能绿化不硬化”,有效避免工业金属与山林环境间格格不入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