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吃吃吃“上火”怎么办?
春节假期期间,各种聚会纷至沓来,大吃大喝在所难免。再加上熬夜追剧,作息时间不正常,一不小心,节后却发现牙龈肿痛、口腔溃疡、便秘、尿赤症状冒出来了,其实这就是“上火”了。
今天,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医生张丽咪跟您聊聊“上火”那些事儿。
缘何“上火”
张丽咪说,“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当人们出现耳鸣、两眼红赤、鼻腔热烘、流鼻血、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牙龈肿痛、口腔溃疡、便秘、尿赤等症状时,即是中医所说的“上火”。中医认为,只要人体阴阳失衡,一年四季都可以“上火”,但加上冬天的季节特征,更容易“上火”。“上火”在中医脏腑表现来说形式多样,比如胃火可以有胃疼、大便干等症状,肺火可以有咯血、咳嗽、黄痰等症状,肝火会有一些烦躁、失眠,女性会有乳房胀痛等。
“火”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张丽咪介绍,冬季寒冷,人们喜欢坐在开着暖气的室内,再加上进食大量肉类及辛辣食物,就好比“火上浇油”,使内热不断聚集。冬天,人们喜欢进食牛羊肉来御寒,比如火锅、烧烤、涮羊肉等都是很受欢迎的冬季美食,但牛羊肉本身偏温,加上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配料和桂皮、生姜、枸杞、当归等滋补品,可谓“燥上加燥”。人们食用后体内积热,不容易散发,加之空气干燥,运动量减少,饮水不足,很容易引起“上火”,出现咽喉肿痛、口干舌燥、风热感冒等症状。另外,作息时间不规律,夜晚休息不够、过度劳累等也是导致“上火”的重要原因。“火”散不出去就成了“毒气”,使机体免疫力下降。
食疗降火
有什么方法治疗“上火”呢?张丽咪说,家庭聚餐常常需要大鱼大肉,可以通过搭配清热解毒降火的食物来避免“上火”发生。清热解毒降火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梨能止咳化痰、养阴生津、滋润肺胃,主治咽干口燥、声音嘶哑、大便干结等。春季食用可以祛火,既可以生吃,也可与白萝卜等一起煮水喝。不过,脾胃虚寒而致的大便稀薄、外感风寒而致的咳嗽痰白者忌用。
2.白萝卜是一种凉性食物,本身有清热化痰、下气宽中的功效,对燥热痰多、痰液黏稠难咳等不适症有不错的缓解作用。将白萝卜和梨切块后一起熬水饮用,可以辅助治疗咳嗽痰黄黏稠。
3.冬瓜性寒,有清热利水的功效,这时候适量吃一些冬瓜,可以起到清心火、泻脾火、止渴、化热的作用。《本草再新》中也记载冬瓜能够:“清心火,泻脾火,利湿去风,消肿止渴,化热。”
4.芹菜可以清肝热、清胃热、通血脉,有健齿润喉、明目醒脑、润肺止咳的功效。
5.百合性寒、味甘淡,富含淀粉、蛋白质和矿物质等,为公认的滋补佳品。功效为养阴清热、止渴生津、清心安神、滋阴降火和养阴润肺。
6.苦瓜具有清凉解渴、清热解毒、清心明目、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含有清脂减肥的特效成分,可加速排毒。
7.莲藕味甘,性寒,鲜藕入心、肝、脾、胃四经。有清热利尿、滋阴降火、生津解渴的功效。
闲暇在家,不如试一试“下火”的食疗方。
1.莲子汤
莲子30克(不去莲心),栀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莲子可以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栀子可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2.马蹄茅根萝卜汤
红萝卜100克,马蹄10个,鲜白茅根30克。
白茅根可清退血液和肺胃膀胱经的伏热,马蹄可引热下行,祛热的同时可通便祛积,整道汤方可以清胃热、润肺燥,适用于烦渴、咽喉肿痛、大便不顺畅、小便黄赤和排尿涩痛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身体虚寒、大便溏泻者不宜饮用。
“上火”原因不仅来自饮食不调,也来自起居不慎,可通过调节起居习惯来避免“上火”。
1.规律生活
长期熬夜,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上火”。因此,要避免经常熬夜,调节好作息时间。
2.保持心情舒畅
精神过度紧张,促使身体内分泌失调,很容易造成“上火”。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可缓解“上火”。
3.少吃辛辣食物
有些人很喜欢吃辣的食物,如麻辣烫、麻辣米线等,长期吃这些食物很容易“上火”。
4.多吃水果蔬菜
蔬菜水果可以为人体补充每日所需的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毒素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