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视频—正文 分享
揭秘冬奥会“黑科技”:速滑训练应用航空航天技术
2022年02月13日 13: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北京冬奥会】揭秘冬奥会“黑科技”:速滑训练应用航空航天技术

  【解说】当前,北京冬奥会赛事正酣,中国速度滑冰队在多个项目上取得突破。2月12日,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比赛中,高亭宇以34秒32的成绩获得金牌,同时创造新的冬奥会纪录。而良好成绩取得也离不开一支从事航空航天事业的高校科研团队。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柯鹏在接受中新社专访时,对中国冰雪项目中应用的多项“黑科技”进行了揭秘。

  【同期】中国冰雪科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柯鹏

  那么为了提高成绩呢,除了传统的依靠运动员“人”这部分研究和训练之外,那需要更多科技的力量,才能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好的装备,才能把“人、机、环”这些因素有机地耦合到一起,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来。所以现代体育成绩的提升,那一定是一个“科技助力”的成果。

  【解说】在北京冬奥会的备战周期里,柯鹏带领团队充分借鉴航空航天工程的技术方法,针对速度滑冰等项目开展了大量的科技研发工作。

  【同期】中国冰雪科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柯鹏

  小型的助推器背在我们运动员身上的,其实就是借助了我们航空航天的推进理论,给我们运动员增加一个额外的动力。路线的分析、配速的优化,这里面后台的算法其实和我们航空航天领域的很多优化的技术、优化的算法是一样的,我们把它借鉴过来的。另外还有像模拟训练这一块,二七基地开展过一些基于六自由度的训练手段,那这个其实和航空航天领域里面最早去培养飞行员做这个飞行模拟器的训练,其实思路是完全一样的。

  【解说】为了让运动员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训练,二七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还设立了全程的计时计分系统。柯鹏介绍,该系统可记录运动员滑行过程中每个位置的滑行速度、滑行姿态等信息,能够辅助教练员进行赛后分析。

  【同期】中国冰雪科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柯鹏

  他们在我们的基地架设了大概有20多台相机,能够在整个400米的赛道上,全程去捕捉整个滑行的过程,采用一些数字化的方法,人工智能的方法,从中去提取滑行过程中的一些滑行速度、滑行路线,滑行轨迹等等信息,为我们后续的分析提供了第一手的数据。

  【解说】在竞速项目中,风阻是运动员要突破的障碍之一。为此,科研团队从运动员参赛装备上下功夫,引入鲨鱼皮等设计理念来实现减阻功效。

  【同期】中国冰雪科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柯鹏

  速度滑冰这种项目它滑行速度很高,借助相关的技术也可以实现很好地减阻。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现在在我们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服装设计里面,也在考虑借鉴类似的方式,比如我们在身体的某些部位给它增加一些类似于鲨鱼皮特殊的微结构的设计,贴一些沟槽或者印花等等,通过这个借鉴了鲨鱼皮减阻的功效。

  记者 徐朋朋 北京报道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