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
@三亚市创新主体 可以来中国(三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申请备案
2022年02月23日 09:50 来源:南海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2月23日消息(记者 符彩云)经中国(三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初审,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目前已有第一批29家主体备案成功。备案通过的主体从备案通过之日起,可根据需要向中国(三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交专利预审服务申请。专利申请可通过中心官网的方式提交,中心官网为http://syippc.yazhou-bay.com/index.html。

 中国(三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记者 符彩云 摄
中国(三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记者 符彩云 摄

  据悉,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只要注册地在三亚,就可以来中国(三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进行备案,备案后,符合受理技术领域的IPC分类号和洛迦诺分类号的专利申请经预审合格后,方可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快速审查通道。发明专利审查周期从原先的20个月可缩短至3个月左右;实用新型审查周期从原先的9个月可缩短至15天以内;外观设计从原先的8个月可缩短至7天以内。

  为方便备案申请主体,中国(三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供了线上申请和现场递交材料两种途径。其中崖州湾科技城入驻企业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选择了线上申报。“整个线上办理流程十分人性化,服务很好,效率也很高。”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项目专员陈贞年说。

  据介绍,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主营海水鱼类保种、育种、选育、研发开发、种苗繁育等工作,近年来,该公司以科技带动产品发展,自行培育水产苗种,2017年其牵头研发的“虎龙杂交斑”被农业农村部审定为水产新品种,成为我国首个石斑鱼新品种。

  “备案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的体系管理,包括专利申报,书籍著作、项目的合作立项、商标的申请等,都会通过中国(三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平台进行申报。我们现在培育的品种越来越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在逐渐增强,我们会逐步将成果进行转化,将理论知识等涉及我们领域的东西通过专利或者是著作的形式保护起来。”陈贞年说。

  陈贞年还透露道,“海水鱼类培育繁育的难点是苗种的培育,所以我们会注重苗种培育的技术储存,也会相应地将苗种培育的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都申请技术方案,形成专利保护起来,目前我们也培育了几个新品种,也会陆续进行新品种、商标的申报。”

  中国(三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业务专家杨华表示,下一步,会对备案成功的主体进行培训指导;并接收备案主体提交的快速预审申请并保质保量地审核,尽量让创新主体的案子得到快速授权,为他们提供全方位保护。并且中国(三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在与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海南自贸港知识产权法院和三亚市相关的公检法机构深化协同保护体系。

  据悉,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或者专利代理机构可以按照通知要求进行自愿申报;申请人登录中国(三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官方网站(http://syippc.yazhou-bay.com/)进行线上备案。注册登录后,在官网首页的快速预审栏进入用户备案界面,填报相应的备案申请表,并上传有关电子版申请材料;中国(三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组织进行资格初步审核,并将申请单位资格审核名单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复核通过后予以公布并备案。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