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就是办公室!洋浦保税港区配备企业服务联络员
2022年03月06日 08:56 来源:海南日报

  ■ 本报记者 林书喜

  特约记者 李灵军

  3月5日,在洋浦经济开发区保税港区陆侨国际海产品产业园,工人在2号楼安装冷库,未来这里是海产品和肉类的加工及冷藏区。“我们公司通过‘洋浦保税港区企业问题清零平台’提出天然气管道安装问题,不到一个月,管道的外网就铺设到我们厂区了,解决了我们开业前的一个大难题。”洋浦陆侨国际海产品产业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卫对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局的服务连声点赞。

  对于如何做好企业的服务,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局副局长张旭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政府部门招商引资相当于和企业谈恋爱,项目落地后好比双方结婚,后续的运营投产就是过日子。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让企业日子过得舒心!”

  企业的日子过得有多舒心?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加工项目去年7月正式投产,在洋浦各职能部门的服务下,投产当月便成为首家享受加工增值30%免关税政策的企业,从去年7月到12月底,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进口大豆和菜籽共22.1万吨,进口货值约1.13亿美元。同期大豆和菜籽加工产量达19.6万吨,产值10.86亿元。

  “一个月之内给我们换了三块地,水、电、管网等等,一提出问题,马上有人赶到现场协调解决。项目从开工到投产用时仅6个半月,建厂速度创世界同行业之最。如果没有洋浦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项目不可能建设这么快,也不可能产生这么好的效益。”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慧说。

  洋浦保税港区聚焦解决企业诉求,开发了“洋浦保税港区企业问题清零平台”,邀请企业点单,政府问诊开方。问题清零平台启动后,实现了“一个窗口”“双向监督”“三项机制”,即打造企业服务APP一个窗口,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畅通政府与企业的双向监督,问题解决过程公开透明;建立清零、跟踪、评估三项机制,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实现“一类问题的解决”,形成了高效解决企业问题的长效机制,有力提升了服务企业的能力,避免企业多头跑、重复跑,提升保税港区服务企业和园区管理效率,提升了市场主体便利度、获得感。

  去年8月6日,海南玉玲珑珠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从外国进口的一块琥珀原料加工成300余件琥珀吊坠后,将这批琥珀吊坠申报为加工增值出区内销免征关税的货物,成为洋浦保税港区首单享受加工增值出区内销免征关税的高端旅游消费品。

  “为了让我们企业早日享受到政策红利,洋浦各个职能部门和海关主动上门服务,指导我们填写申报材料。”该公司总经理何军欣说,按以往要求,加工产品出区需要逐件申报,300余件工艺品就要申报300余次,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申报工作量,经各方沟通协调,海关同意按批次申报,还安排专人指导公司进行填报,简化了相关手续环节。

  企业利益无小事,政策落地实施,水、电、气接通等都在服务范围内。“我们的服务理念是,工地一线、企业现场就是办公室,服务企业和项目零距离。”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局副局长戴源慧说,保税港区配备企业服务联络员,及时了解企业诉求,跟踪项目建设进展。组建企业服务秘书群,及时在线回复企业问题,对于能立刻解决的问题,迅速协调解决。

  洋浦的“店小二”服务促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2021年7月,洋浦实施船舶落户“多证联办”模式后,洋浦伟海船务有限公司旗下的“盛安洋”货轮由巴拿马进口并入籍“中国洋浦港”,从报关进口、登记到重新营运,由原来30多个工作日压缩至6个工作日;海南创远海运有限公司“创新9”货轮由武汉转籍“中国洋浦港”,仅用1天半时间即办完全部手续,大大节省时间成本。

  数据显示,2021年洋浦保税港区完成进出口总值364.7亿元,同比增长15.6倍;经营总收入约2155.5亿元,同比增长3.77倍;实际使用外资约1.78亿美元,同比增长2.6倍。

  (本报洋浦3月5日电)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