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西部沿海地区土地荒漠化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10月08日 08:42 来源:海南日报

  ■ 本报记者 谢凯 于伟慧 刘宁玥

  许多人想不到,海南也有荒漠。

  在我省西部沿海地带,因光热条件强,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加之各种因素,20世纪50年代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土地荒漠化,成为我国少有的热带沙漠地区之一。

  省自然资源与规划厅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9年十年间,我省通过海防林修复、林木更新等方式,让东方、乐东、昌江3个土地荒漠化监测区内荒漠化土地面积从34920公顷减少至16675公顷,10年间减少比例达52.2%,土地荒漠化防治成效显著。

  国庆节前后,海南日报记者沿环岛西线高速一路南下,行走我省西部沿海地区。海风依旧,绿意增厚。一片片茁壮成长起来的“绿色海洋”阻挡了风沙,滋养了一方水土,也护卫着经济发展。

  巧借天时地利

  破解沙漠植绿难题

  珠碧江流域内自儋州市海头镇到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一带,长约170公里的狭长滨海地带上,曾经沙丘连绵。其中,昌江黎族自治县棋子湾一度显现“约有3万亩沙地,黄沙逐渐淹没农田”的场景。

  如今,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原先白茫茫一片的沙地早已被地表的树木覆盖,草木葱茏。

  据当地老人回忆,那时吃饭“饭碗里全是沙”,沙尘和沙漠反射的强紫外线,令不少人患上结膜炎、沙眼等眼疾,而烘烤过后的土地迟迟降不下温度,人们的出行往往选择夜里……

  要生存就要治沙,要治沙就要种树。

  海南岛西部沙漠的形成,有一部分是自然原因。海南西部位于五指山和越南长山山脉的雨影区,年降水量仅1000毫米左右,且劲风不断、气温终年较高,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5倍,属干旱地区。

  退休多年的昌江黎族自治县林业局原营林股股长王禄齐经历了30年前的那场治沙,那些年,他的大部分时间也都在与棋子湾风沙的抗争中度过。

  “‘四风’的考验让棋子湾的树林难以存活。”王禄齐说,棋子湾树木生长会碰上春季的清明风,夏季的西南干热风,秋季的台风和冬季东北冷风。

  “年年造林不见林。”王禄齐感慨,从1980年到1995年,棋子湾前后造林12次,均未成功,县里投入大量劳动力和资金,却没多少存活苗木,这让昌江林业部门开始求援。

  1995年,海南省林业局带着德国专家专程赴棋子湾考察风沙情况、提出治理对策。“一走进棋子湾,狂风席卷的沙子打在脸上,身体炽热,他们没过几分钟就汗流浃背。”王禄齐说,德国专家来了两次,他都全程陪同。

  在现场,德国专家说棋子湾环境恶劣,治沙非常困难。“困难,不代表不行。”专家的话给了王禄齐希望,“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先固沙后造林”。

  在省林业局支持下,1996年,省林科所成立科研课题组,派出专家和王禄齐等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走遍棋子湾的每一个角落,找寻治理对策。

  “据当地群众说,棋子湾附近山丘上以前有着高大树木。”王禄齐回忆,这说明棋子湾一带是可以造林的。

  经过总结经验,造林资金补助过少和种植方法方式不恰当等因素导致了“年年造林不见林”。王禄齐说,以前每亩造林补助仅10元至30元,根本不够用,后来县里将每亩造林费提高到300元,专家也经过实地考察,研究出可行的造林方法,才使得棋子湾的植树造林大获成功。

  露兜是昌江沿海十分常见的植物,农民常用来做防沙的屏障,专家们经过实地考察,旱地易成活、抗风沙能力强的特性让露兜成为棋子湾地区防风固沙的好材料。

  “带着群众砍露兜,再肩扛到海边沙地上种植。”王禄齐介绍,正当大家信心满满时,一场台风却让种下的万株露兜全部死亡。

  “但大家都没有放弃,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每天四点起床种树,种到成活为止。”昌江“植树娘子军”团队负责人陶凤交是当时参与的群众之一,她告诉记者,现在看到的每一棵树,至少都经过数轮补栽才长成。

  经过不懈努力,1997年,新种的露兜达到试验要求,人们摸索出了适合棋子湾的科学造林方法,并开发了“大苗深栽”“旱天造林”两项新的造林技术,树木成活率升高了,绿意开始在棋子湾显现。

  当年的科研团队带头人李广翘等在科研项目总结报告上写道:沙地平均50厘米以下才有湿土,先前的树苗只种了一半深,自然缺水旱死,“大苗深栽”由此提出;而“旱天造林”技术则要求人们在雨季前的干热天气里造林,将苗木浸泡水肥多日,抵消雨季过短的问题,保证树苗有足够湿度支撑到雨季来临,提升存活率。

  王禄齐说,除了科学的造林方法,依靠和发动群众参与棋子湾造林,是昌江为全省乃至全国造林提供的特色可复制的经验。

  三十载的坚持

  把沙漠种成了绿海

  9月29日中午,在昌江棋子湾旅游区天元路,陶凤交正带领20多名姐妹顶着烈日栽种树苗,汗水早已浸透了她们的后背,不时脱掉胶鞋倒掉里面的汗水,连着植树的动作,成了棋子湾上的一道独特风景。

  “苦!”

  歇息片刻,一众人围坐过来,文化程度不高的她们,齐声用一个字表达着其中的艰辛。

  “但棋子湾最需要它们,无论多苦,我们会一直种下去。”陶凤交说,棋子湾的绿是她们用自己最宝贵年华种出来的,也是周边群众一致期盼的。

  30年来,陶凤交和她的姐妹们在树木死亡率一度高达99%的沙漠上种下的近600万株木麻黄等树木,如今已长成3.38万亩的海防“林海”。

  1992年,一场台风袭击棋子湾畔的昌化镇,因为港口泥沙淤积,进不了港的渔船被巨浪打翻,数十名渔民因此丧生,陶凤交所在的村庄有不少人遇难。亲身经历悲痛的她毅然抛下手头收入尚可的生意,带着村里的姐妹组成一支女子植树队,发誓要“为乡亲造出一片林”。

  因为1992年就开始在棋子湾种树,有了“实战”经验,在王禄齐推荐下,专家们和陶凤交带领的群众植树团队合作,在昌江镇小角至大角一处位于风口的600亩流动沙地上开展试验。

  “那时,天不亮就在沙漠附近的村庄割露兜,再用扁担挑着横跨沙漠造固沙植物带,忙到天黑才回家。”陶凤交回忆,阳光炙烤后的沙漠表面温度能高达58摄氏度,姐妹们买不起胶鞋,只能拿家里的破衣服缠住双脚抵挡高温。

  那时的棋子湾还不是旅游区,没有硬化路,陶凤交和姐妹们硬是靠着一双双脚,抢着干、拼着干,用耐力与精神跟大自然较劲。

  “每个人都要挑一百来斤的苗,还要走沙地、过沙坡。”陶凤交说,长年累月下来,她和姐妹们的肩膀上都有了“印迹”;而海风吹干湿透的衣衫,带来的风湿病更是折磨。

  “几厘米厚的木扁担能被压弯。”今年54岁的孙仁欢说起这些年的植树经历显得很平实,“一边是生活的重担,一边又是风沙的侵袭,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有坚持,才能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那时候怕露兜,叶片上都是倒刺,扎得手又痛又麻。”同样年过5旬的邹明香嚼着凌晨就带过来的午餐,不时停下来捶着有些酸痛的脚背,脸上也没有太多波澜。

  困难不会让治沙停止。1998年起,专家又在棋子湾2000亩的流动沙地上铺开推广试验。这一年,陶凤交被王禄齐任命为带头人,率领40多位妇女组成专业造林队。期间虽有人离开,但陶凤交和剩下的姐妹们一直坚持造林至今。

  2010年,昌江完成国家海防林建设任务时,全县海防林面积超5.2万亩,由“植树娘子军”完成的面积占比超过36%。陶凤交也因此先后荣获“中国生态文明先进个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绿色奖章等荣誉称号。

  期间,也有过误解。陶凤交说,有人误以为她和姐妹们在圈地、在赚钱,“我和姐妹们干的是利在长远的事,会有人明白我们干了些什么”。

  种树在哪就睡在哪、渴了就取海水摸一摸嘴唇、饿了就吃咸菜酸菜对付……陶凤交的团队依靠坚强的斗志和科学的方法,让树林染绿了棋子湾。

  昌江黎族自治县副县长陆建华说,靠着“植树娘子军”的苦干和实干精神,近年来,昌江发动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区域内义务植树造林,区域沙化土地得到了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坚持造林增绿

  让发展劣势变优势

  一路南下,记者发现,“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治沙策略是我省土地荒漠化治理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其中栽种黄花梨、坡垒等珍稀乡土树种,既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又涵养水源功能,还能立下产业基础,走出了一条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路子。

  位于东方和乐东交界处的海南花梨谷旅游度假区,是我省首个以海南黄花梨为主题的景区,种植有1.2万亩海南黄花梨。基于此,景区开发了黄花梨树种参观、黄花梨加工厂、黄花梨博物馆、森林康养等诸多项目,还制作了黄花梨茶、蜂蜜、线香、黄花梨面膜等十余种衍生产品。

  景区投资方、海南永涛实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永涛说:“公司在景区内实现了从种植、加工、销售到观光旅游度假的全过程黄花梨产业链。”

  这片位于东方与乐东交界处,曾经荒漠化的土地,如今已任由黄花梨自由生长。王永涛说,公司在水、电、道路甚至通讯信号都没有的情况下,一步步把这块夹杂着砂石的荒土地变成了如今“金土地”。

  “最早种下的400棵黄花梨评估值为3900多万元,未来整个黄花梨种植基地总资产和年产值将非常可观。”王永涛说,景区的建设也带动村民通过土地出租、黄花梨种植和就近务工实现增收致富。

  面对眼前的万亩黄花梨树林,王永涛感慨,相比依托这片林子获得“全国绿化奖章先进个人”荣誉,产业的发展更让他感到高兴。作为海南为数不多的大型黄花梨产业基地之一,它不仅能够植树造林固化土地,还将帮助海南西南片区推广黄花梨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强起来的不只有企业。东方作为我省3个曾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市县之一,同时也是海南黄花梨的原产地,近年来因地制宜大力推广种植黄花梨树种,已成为我省种植黄花梨面积最大的市县。

  早在2015年,海南省珍稀优质用材林可持续经营项目落地东方,用以支持当地可持续性森林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稀有树种和高质量用材林的培育。

  在东方市天安乡温村热带乡土珍稀树种储备基地,有着当地村民承包种植的成片黄花梨。“天安乡土地较干旱,缺乏水利设施,祖辈只能种旱稻充饥。”温村村民、基地承包商高鸿铭回忆。

  2005年,他看中了经济树种桉树,承包土地发展经济林产业,却没曾想几年后桉树贬值,桉树连栽还导致地力下降、水肥流失,“香饽饽”成了“烫手山芋”。后来,高铭鸿主动联系东方有关部门,希望用海南黄花梨替代原有的桉树林。

  “该项目以银行出资50%、政府配套30%、村民(承包商)自付20%的形式合作,有关部门帮助完善水利、供电等配套设施,并指导农户通过林下套种等方式实现短、中、长期收益。”东方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根据设计,通过短期林下种南瓜,中期种菠萝蜜,长期种花梨、沉香等作物项目,最短一两年,最长25年,村民能不断获得收益,在项目土地出租上,温村村民还有一笔丰厚的租金收益。

  “截至目前,我们共完成项目造林7.8万亩,完成3个保障性苗圃建设,累计贷款金额6139万元,不但解决了闲置土地荒漠化的问题,也为我省珍稀用材林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东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项目负责人邓琳琳介绍。

  除了东方,近年来,昌江、乐东两个荒漠化监测市县也以特色生态资源作支撑,将荒漠化土地内的林草资源转变为“金山银山”,如昌江积极发展花卉产业、乐东做起干旱地区特色种植业等绿色可持续生态产业,东方和乐东还加大对违规占用林地行为的打击力度,开展退塘还林、海防林补植等举措,促进治沙兴林,以林惠民。

  据了解,上述3个市县还结合我省正在实施的“六水共治”“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等标志性工程,推动土地荒漠化治理之路行稳致远。

  根据海南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报告,全省荒漠化林地面积为11.3万亩,2021年,昌江、东方和乐东三地完成造林绿化约2.4万亩,使土地荒漠化得到了有效遏制。

  (本报石碌10月7日电)

原标题:荒漠里种出绿色希望 ——我省西部沿海地区土地荒漠化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