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南新闻4月7日电 印尼《千岛日报》、网络新媒体美国侨报网采用中新社海南分社稿件,题目:(聚焦博鳌)高福:新冠大流行趋向结束,忽视与恐惧均要不得
中新社博鳌3月29日电 (记者 王晓斌)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终结新冠大流行”分论坛29日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高福说,新冠大流行趋于结束,大家可以回归正常生活。但此间不要再有“新冠恐惧症”,也不能有“新冠忽视症”。
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3月定义新冠为“全球大流行”,当前尚未宣布终结这个持续了三年的状态。但经历3年多时间,全球终于有机会真正走进“后疫情时代”。尽管新冠病毒尚未完全消失,但人们正努力回归正常生活。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完全以线下方式举行,便是例证之一。
高福认为,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的参会人员没有被要求佩戴口罩,说明疫情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结束。这个阶段,不要恐惧新冠,也不要忽视新冠。后续应接种疫苗或者补充加强针的人群,仍需要接种。
疫情进入尾声,依然有不少人为“长新冠”等后遗症所困扰。高福认为,人们通常依靠常识和知识去理解事物,但对于新冠病毒之类首次面对的事物,有时常识或已有的知识不奏效,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这要求人们在客观上尊重存在的事实,在主观上需要团结合作。
“在新冠大流行中学到的经验教训很多,其中很明确的一条是合作。”阿斯利康公司董事长雷夫·约翰森说。
经此一疫,每个国家都在考虑公共卫生体系怎么应对未来的挑战。
雷夫·约翰森认为,基于科学家们这三年来的研究进展,若下一次大流行再度发生,医药公司能快速研发出更有效的疫苗。
瑞士里维埃拉医疗中心主任、瑞士和中非共和国物理基金会主席Klaus SCHUSTEREDER注意到,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在落实公共卫生政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建议建立一套相应的平台,使卫生工作者成为公众与决策者之间的连接点。
高福建议,在改进和重塑公共卫生体系时,应围绕“公众”“健康”两个关键词,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提升公众的公共卫生意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