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豌
7月16日,海南日报记者从万宁市第三中学获悉,近年来,该校结合高中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现实情况,依据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在重视基本课程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开展特色教学,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体育、播音主持课等小科目专业课程,不断探索出一条适应学校发展的道路。
据悉,为此,学校成立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规划目标,制定措施。教务处、体卫处、艺体组齐抓共管,年级做好配合和落实工作。每年5月份,在中招考试之前,学校就面向全市初中毕业生组织体育艺术生自主招生考试,初步拟定36名考生入围。在高一新生入学时,就帮助学生规划人生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在学好文化基础课同时,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引导、发动他们选择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体育、播音主持的其中一项,作为主攻方向,将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形成“两条腿走路”“两条枪打战”的发展模式,拓宽学生的成才之路。
同时,由校长牵头,制定特色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分项实施。任务分解到科室、科组、年级,责任落实到人,学生分阶段学习,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实行动态跟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进步、成才。
该校校长许振平介绍,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所开发的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体育、播音主持专业课,授课教师均为专业性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还从万宁市书协画协聘请了书法、美术教师各一名任课。学校还借助外部优质教育资源,跟海南大学、西南大学海南分校、海口老鹰画院等合作,利用优质师资助力学生专业素养的高质量发展。场地上,特设美术室一间,音乐舞蹈室一间,体育训练室一间,作为专业课学习的固定场地。
“在不影响主课学习的前提下,我们充分利用早上跑操、下午和晚修时间,开展特色教学。并以考代练,紧抓质量。每学期至少进行三次专业课考试,发现问题立即针对性整改,保证每个学生专业成绩达到高考本科线的标准;高三艺考结束后,还进行文化课测评,再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夯实文化课基础。”许振平说,近年来,每年300余名高考毕业生中,均有一百余名通过专业课进入本科院校,如北京体育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体育大学、西南大学等。今年本科上线率达52.2%,今年通过专业课达到本科线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为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