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在保亭境内拍到的两条眼镜王蛇野外交尾的短视频在网上热传。在长达一分钟的视频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条手臂一般粗、长约3米的眼镜王蛇,在一处槟榔园的茂密草丛中相互缠绕,在绿色的掩映下格外显眼。这一视频迅速火爆了朋友圈,也引发了公众对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关注与讨论。
保亭林业局森林资源和湿地保护管理室主任陈时云说:“近日,在我县野外出现了罕见的眼镜王蛇交尾现象。这一独特的自然现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也成为了我县生态环境优质的有力见证,更是我县长期致力于生态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生动体现,在此我们特别提醒广大野外的劳作群众,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蛇类等野生动物的出没,应保持适当的距离,确保自身安全。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爱护野生动物,共同守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
保亭是海南中部生态保育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南大门”,有接近五分之一的土地被划入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近年来,保亭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通过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加强巡山护林,加大对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打击力度,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位于三道镇的保亭野生动物救护站成立于2020年,是保亭首家野生动物救护站。它的成立给保亭县域内及周边市县需要救助的伤残、饥饿、受困或病弱的野生动物带来了生存的希望。肖运平是救护站的工作人员,每天一早来到救助站,他都会第一时间先观察动物们的身体状况,再打扫卫生和给动物们喂食。他告诉记者,目前站里一共救助了20只猕猴,2只长尾猴和5只豪猪。他说,这些动物就像是他的朋友,很亲切。
野生动物不仅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更是生物多样性的鲜活见证。2024年我县深入开展“清风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行为,全年累计接收蛇类56条、鸟类11只、椰子猫1只,为保亭境内的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亭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4.87%。近年来,保亭紧紧围绕“三区三地”总目标,着力做好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森林资源管护、生态保护修复以及发展林下经济等中心工作,以“林长制”为抓手,做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每年12月1日到来年的5月31日,为我县森林防火期,其中3月1日至5月31日为森林高火险期。这段时间,各乡镇护林站护林员各司其职,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各项工作,加强对重点区域、关键部位的巡查力度,严格管控野外用火行为,坚决杜绝一切火源进山入林。
据统计,2024年我县各级林长共计巡林2549次,用脚步丈量每一片山林,巡护每一寸生态,努力践行“两山”理念。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保亭将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机制,推动保亭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守好生态底色,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贡献保亭力量。
记者:吉薇 曾敏锐 见习记者:黄可欣 方绮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