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3日讯(记者陈丽园 特约记者陈创淼 通讯员符志敏)“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路灯亮得很,出来散步安心多了。”9月11日晚,在秀英区长流镇长流墟社区的村道上,居民黄兰凤奶奶在明亮的路灯下悠闲漫步,脸上满是笑意。这温暖场景的背后,是秀英区今年全力推进的农村照明工程,让9433盏受损路灯“焕新”上岗,解决了群众“夜间出行难”问题。
当天,记者在长流墟社区看到,崭新路灯沿村道整齐排列,曾经受损的旧路灯已全部替换为亮度高、能耗低的LED灯。夜幕降临,村道一改昏暗旧貌,明亮灯光不仅照亮路面,更暖了村民的心。
西秀镇博养村的变化同样明显。“现在晚上出门方便多了,不管是散步还是办事,心里都很踏实。”村民邝道波表示。
“去年台风‘摩羯’过境后,博养村有200多盏路灯出现不同程度损坏,村民夜间出行大受影响。”西秀市政服务中心主任杨旭龙介绍,目前,该村所有受损路灯均已修复,恢复了良好照明状态。
“原先大量路灯出现灯头脱落、电线损坏等问题,部分区域还存在照明覆盖不足情况,既给群众夜间出行和生产生活带来不便,更埋下安全隐患。”秀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深入调研、充分了解群众需求后,该区投入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路灯修复。目前,该区农村照明工程项目已全面完工,累计修复路灯9433盏,其中重建409盏、维修9024盏。
为确保路灯设施长期稳定运行,秀英区还建立了高效维修响应机制。“接到群众反映的信息后,维修人员会尽快抵达现场核查,一般故障3至5小时内即可修复,最迟不超过24小时。”秀英区城市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