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分享到:
海口:逐“绿”而行 向“新”而兴
2025年09月14日 10:35 来源:海口日报
9月13日,在位于海口国家高新区的雨帆乳业(海南)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打包乳制品。本报记者 孙士杰 摄
9月13日,在位于海口国家高新区的雨帆乳业(海南)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打包乳制品。本报记者 孙士杰 摄

  车间内智能系统高效运转、另一侧的污水处理厂加速作业……9月13日,在位于海口国家高新区的雨帆乳业(海南)股份有限公司,一幅绿色生态的生产图景跃然眼前。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型工业化之所以“新”,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底色必须“绿”。今年以来,海口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一体化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转化应用、主体培育等,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助力海口加快打造低碳绿色生态之城。

  □本报记者 曾昭娴

  打造绿色产业链条

  看得见的设备在升级,看不见的理念在转变。

  9月13日,走进雨帆乳业智能化车间,一盒盒乳制品随着流水线有序前进,依次完成灌装、打包、装箱等工序。“我们正全力以赴为中秋节备货,4条生产线几乎24小时运转,月产能预计达4000吨左右。”雨帆乳业(海南)股份有限公司综合事务总监龙后阳介绍。

  近日,由省工信厅公布的2025年省级绿色工厂企业名单中,雨帆乳业(海南)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厂区上榜。据了解,该公司在建设时便深度融入绿色环保以及节能低碳理念,致力于在海南建设一个碳中和、智能化的世界级饮品研发、智造工厂。

  “在产品设计阶段,我们系统考虑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公司产品特点开展全生命周期设计研究。目前绿色物料使用率100%,包材可回收利用率100%,生产工艺节能环保。”龙后阳告诉记者,公司还投入1093万元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及低氮燃烧+SCR脱硝废气处理系统,去年全年废水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标。

  目前,雨帆乳业(海南)股份有限公司工厂已实现管理体系全覆盖、污染治理达标杆以及数字化能源管理,通过能源管理中心集成ERP、PTS、LIMS系统,实现上千台套设备能耗实时监测,以数字化转型助力节能降碳和质量管理。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如何让绿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企业要在思想上“突围”、行动上发力,实现绿色转型升级。位于海口国家高新区的海南亚洲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聚焦环保技术突破与能源高效利用,成功入选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

  “2024年,我们完成了快克胶囊生产车间包装生产线的技术改造,节约电费能耗约20%。”海南亚洲制药车间主任杜娜告诉记者,通过设备精准控制,生产流程中的能源浪费和材料损耗显著减少。

  在海南亚洲制药厂区“向绿而行”的优化措施中,引人注目的是已经完成的大楼楼顶光伏板铺设,光伏总装机容量达1.2兆瓦,年发电使用量约90万度,可覆盖厂区25%的用电量,助力用能系统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海口国家高新区坚持“向绿图强”,在培育绿色工厂、锅炉低氮改造、食品废水碳源替代、园区危废固废集中收集、制药企业大气污染物治理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海口国家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将继续推进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建设,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工作,把绿色工厂培育作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助力海口加快打造低碳绿色生态之城。

编辑:陈少婷
推荐阅读
本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