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赫
“下雨天,我再也不用提心吊胆,担心车子打滑摔倒了。”10月13日中午,一场暴雨过后,外卖小哥李师傅骑两轮电动车行经龙昆南路台湾大厦附近表示,“现在路面平整又安全,为政府部门高效改造点赞!”
2025年9月,有市民反映“龙昆南路台湾大厦附近人行道雨季非机动车易滑摔”问题。由于此处人行道采用石材铺设,尤其是下雨天,路面因摩擦力变小而格外湿滑,市民驾驶两轮电动车经过时特别容易摔倒,成为车主们叫苦不迭的“烦心路”。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赫 摄
针对这一出行痛点,海口市相关部门迅速行动,选定龙昆南路台湾大厦段作为试验段,按照“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一体化模式开展改造。
曾经那条让车主们提心吊胆的“烦心路”,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整洁、美观、安全的“舒心路”。
10月13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条长约200米的人行道已经完成了改造,道路巧妙采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设计,一半路面依旧保留原貌,而另一半则将原先平滑的石材路面替换成了沥青路面。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赫 摄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骑车途经此路段的市民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他们表示,现在行驶起来更加安全、顺畅,让人倍感舒心。
这一转变,是海口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将精细化管理落地生根的生动体现。记者了解到,“破损人行道修复改造项目”是海口市2025年10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海口市政府计划对丽晶路、龙昆南路、凤翔东路、新大洲大道、椰海大道、滨海大道等10条道路的人行道进行修复,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人行道、修复改造破损人行道、增设车挡等。
后续,海口市将根据实际改造效果进一步优化“破损人行道修复改造项目”设计方案,并稳步推进其余道路的改造工作,为市民打造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