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10月11日讯(记者龙易强)一下雨,龙昆南路人行道路面就会变得格外湿滑,市民驾驶电动车经过时极易摔倒。针对这一出行痛点,海口选定龙昆南路台湾大厦段作为试验段,按照“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一体化模式开展改造。10月11日,记者在台湾大厦附近看到,施工人员已完成约200米长的人行道改造,将原先平滑的大理石地砖更换为沥青路面。不少骑车经过的市民表示,现在的骑行体验比之前好多了。
“以前一到雨天,经常有市民骑车经过这里时滑倒。”在该路段附近经营小店的蔡先生告诉记者,龙昆南路两侧的人行道均采用大理石砖铺设,雨天路面摩擦力大幅下降,他多次看到路人因骑行打滑而摔车。在他看来,此次改造将原来的人行道辟出一半,改铺沥青路面,既不影响行人通行,也能有效改善雨天湿滑的问题,为骑行安全提供了更好保障。
当天,记者在现场观察到,此前频发摔车事故的这段路面,已有近半幅完成“大理石砖改沥青”的改造。“这样改造后,骑车时心里更踏实了,下雨天也不用再担心路面湿滑导致摔车。”骑车经过的王先生称赞说,政府能够倾听市民意见,在改造过程中结合大家的实际需求调整方案,切实提升了出行安全性,这样的举措值得肯定。
据悉,“破损人行道修复改造项目”是海口市2025年10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为进一步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市政府计划对丽晶路、龙昆南路、凤翔东路、新大洲大道、椰海大道、滨海大道等十条道路的人行道进行修复,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人行道、现状破损人行道和路缘石及树池石拆除重建、增设车挡等。
记者从项目实施单位了解到,针对市民反映的“龙昆南路人行道雨季非机动车滑摔”问题,市政府已选定龙昆南路台湾大厦段作为试验段进行改造。后续,将根据实际效果进一步优化“破损人行道修复改造项目”设计方案,并逐步推进其余道路的改造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