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由牛骨基质结合聚酯胶原制成的复合材料,可用作人体大段骨缺损后的骨再生使用。现在我们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做临床的继续使用和真实性研究。”7月3日,在海口国家高新区药谷工业园,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胜表示,公司正借助“前店后厂”模式,争取把产品落户到高新区进行生产。
打造“乐城应用—高新生产”联动发展模式
据了解,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骨科和再生运动医学高技术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服务。
今年年初,该公司从瑞士引进了一款用作骨修复使用的新型医疗器械——聚酯胶原人工骨。让曾胜感到欣喜的是,借助乐城先行区的“先行先试”特许医疗政策,预计本月就可以进行真实世界的研究手术入组。“这对于患者和药企而言,都是双赢的。一方面患者可以提早获得治疗机会,另一方面在创新药械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珍贵的真实世界临床数据,可用于指导后续的分析、生产等工作。”曾胜表示,同时公司也积极与外商进行洽谈,将通过合资公司的形式在海口落户生产。
据悉,海口国家高新区正加快打造“乐城应用—高新生产”的联动发展品牌模式。
“在‘前店后厂’模式中,乐城先行区和海口国家高新区,分别为‘前店、后厂’,乐城先行区帮助企业引进未在国内注册上市的国外创新药品或器械,并可运用真实世界数据政策在国内注册上市后,再利用加工增值30%内销免关税政策在海口国家高新区落地生产。”海口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马跃介绍,乐城先行区的政策优势是海南自贸港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靓丽名片,高新区是海南自贸港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伴随着园区内企业国际化水平提升,企业承接国际业务的能力和引进国际先进药械品种需求不断增强,这是园区形成“前店后厂”模式的基础。
完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
“我们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共建‘博鳌乐城先行区-海口国家高新区’飞地经济合作示范园区,推动乐城先行区与高新区政策联动、功能互补、优势叠加,完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马跃表示,将争取把示范园区打造成海南自贸港“飞地经济”合作标杆项目。
此外,高新区与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建立三方联动工作机制,并设立专班办公室,推动三方联动工作高效落实。
“乐城先行区在高新区建设国家药监局海南真实世界数据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海口办事处,这样一来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与高新区企业联合开展学术交流,推动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药械研发与应用。”马跃表示,目前高新区已有包括先声制药、亚虹医药、苏生生物、华熙生物、海南海药等6家企业通过联动发展模式实现了产品的先行先试和落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