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海南网8月21日四川广安电(王辛莉摄影报道):
在邓小平故居,有一座中国传统农家三合院,当地人都叫它“邓家老院子”。1904年,邓小平出生在这座农家院里,并在这里生活了15个年头。
同四川东部所有的农居一样,这座朴实无华的三合院被一丛丛翠竹环绕着,院前是农田,屋后是山梁。院落占地800余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17间。由邓小平祖上三代陆续建成,其中最早的左厢房建于清朝同治年间,迄今已有130多年历史了。
故居屋里存放着邓小平少年时用过的木床、桌椅等物品。1951年,邓小平全家搬到重庆后,按照他的意见,这幢院子交由当地政府,政府曾分给村民,先后有14户村民在这里居住过。邓小平一生坎坷,而故居也曾历经沧桑,它曾作过公共食堂、文化站、保管室、幼儿园,也正因诸如此类的用途,才使得故居得以保存下来。
因邓小平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特殊贡献,使“小平故居”——“邓家老院子”具有独特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知名度。每年都有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邓小平故居瞻仰、游览。据不完全统计,近10多年以来,“邓家老院子”每年接待的游人超过了40万人次,其中约四成来自海外。目前,这幢院子已作为国家重点文物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