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见习记者吴心怡 特约记者刘畅
备受关注的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在洋浦经济开发区保税港区率先落地实施后,获得了怎样的成效?9月19日,“推进儋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用好加工增值税收政策 打造海南自贸港“样板间”专场上,相关部门和企业给出了答案:政策落地实施两年多来,洋浦已有9家企业开展加工增值业务,加工增值内销物品累计货值31亿元,免征关税2.4亿余元。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具含金量的政策之一,那么何为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呢?《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对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不含进口料件或者含进口料件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超过30%(含)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2021年,海关总署印发《海关对洋浦保税港区加工增值货物内销税收征管暂行办法》。为了推动该政策加快落地,我省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业务骨干深入洋浦及企业,进行政策解读。儋州洋浦成立工作专班,提供“店小二式”无微不至的服务,帮助企业使用政策。
“为支持企业充分享受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的红利,我们通过‘一企一策’做好通关监管各项工作,指派专员‘一对一’指导企业完成产品备案、货物出区进口申报等业务流程操作。”洋浦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
洋浦海关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在各省直各部门的工作指导下,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在洋浦经济开发区先行先试,取得了良好成效。2021年7月23日,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加工增值内销大豆油500吨,进口货值455万元,享受免征关税41万元,这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政策制度先行先试的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落地实施。
“2021年7月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细则出台、首单测试以来,我们已累计享受加工增值减免关税两亿元左右。”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项政策为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激发了企业的创业热情。
截至2023年9月15日,洋浦保税港区累计注册企业5246家,同比增加43.3%。2023年1月-8月进出口值同比增长四成,实现经营总收入同比增长近六成。
为了促进产业集聚和多元化发展,儋州洋浦还大力引进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适配项目,加工增值产品从最初的粮油加工、玉石加工,逐步拓展到新材料制造、肉类加工、海鲜加工等多个领域。目前,洋浦加工增值、国际健康食品港企业共48个,逐步形成总产值500亿元的国际健康食品港产业集群,为打造国际健康食品要素集聚新高地,助推加工增值政策惠及更多企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今年以来,儋州洋浦把推动加工增值税收政策落地作为落实好全岛封关运作压力测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高效推动了“精简自动进出口许可管理”“简化企业申报”等11项洋浦保税港区政策措施成功扩区实施,为全岛封关运作压力测试积累了经验。
儋州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儋州洋浦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政策压力测试,持续推进加工增值免关税等政策扩区范围,让更多企业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红利,加快推动儋洋经济发展,为打造海南高质量发展第三极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