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儋州市歃血结盟纪念园。伍祖摄
中新网海南新闻6月3日电(伍祖) “每逢‘七一’等节日,这里会迎来很多游客参观,最多的时候一天我要讲解5、6场。”海南儋州歃血结盟纪念园(下称纪念园)讲解员万海容5月29日受访时说,2020年纪念园开园以来,吸引众多党员干部、民众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纪念园成为当地红色旅游重要景点之一。
走进歃血结盟纪念园,园区内正中央总高7.1米的“歃血结盟 永跟党走”5人雕塑像引人注目。五个代表人物手中端着酒碗,生动地再现了海南黎族苗族人民宣誓坚决跟着共产党走的重要历史时刻。
1943年8月12日,黎族首领王国兴组织和领导白沙起义。由于没有正确的政党领导和理论指导,加上敌强我弱,起义取得初步胜利后受到挫折。后来,王国兴在什乒村召集部分首领、骨干开会讨论,大家一致决定去找共产党。经过前后几个月三批次千辛万苦的寻找,黎族代表在现今儋州市和庆镇木排村委会卜吉村附近,找到当时临儋联县抗日民族政府县长符英华、共产党领导的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根据黎族代表的要求,共产党的代表马白山、符英华与黎族代表吉有理、王高定、王文聪,在当时木排革命根据地的临高县清平乡古板村的山坡上,按照黎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举行了歃血结盟仪式。从此,黎族、苗族人民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建立五指山革命根据地,为海南岛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纪念园是对1943年白沙起义中海南黎族苗族人民与中共琼崖特委歃血结盟的纪念,也是民族大团结的生动展现。”万海容介绍,为了纪念这段红色历史,儋州市人民政府在当时结盟地点建设“歃血结盟纪念园”,打造红色教育基地。2019年,纪念园被国家民委评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图为市民在儋州市歃血结盟纪念园参观学习。伍祖摄
近年来,儋州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和维护纪念园,纪念园逐渐成为全省知名的红色旅游胜地。纪念园结合自身红色资源,丰富内涵和创新展示形式,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开展党员干部、民主党派人士现场教学培训、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重走红军路一日游、品尝红军餐等活动,吸引不少游客参与体验。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有2万多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游客纷至沓来为当地发展红色旅游提供契机。担任讲解员的万海容同时也是一家文旅项目公司的负责人。在万海容看来,木排村红色资源丰富,拥有“琼崖大南区抗日革命根据地”“临儋联县抗日民主政府遗址纪念碑”等多个历史遗迹,发展红色旅游优势明显。目前,其公司依托纪念园,开发红色旅游项目,为游客量身打造配套服务,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2023年,红色旅游为木排村带来10余万元的收益。
“今年6月份,我们计划推出2天1夜的红色旅游路线,将儋州市的红色旅游资源以及生态旅游资源串联起来,纪念园是其中一站。”万海容说,希望通过红色教育基地的带动,让红色文化在生态旅游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传承和发扬,实现红色资源与绿色旅游融合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