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海口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与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将在高新区投资建设国际高端体育器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额逾12亿元。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今年以来,高新区聚焦“3+x”产业定位,以制造业招商为核心,实施招商引资“八大行动”,构建“全员招商”架构,高质量推动招商工作。据统计,截至7月31日,园区今年新增注册企业1697家,新增外资企业42家。
□本报记者 曾昭娴
提升招商力度 优质企业纷至沓来
8月7日,位于海口国家高新区美安生态科技新城的农夫山泉天然饮用水及饮料生产基地项目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挖掘机、起重机等数十台工程设备有序作业。目前,项目基础施工完成超八成,即将进入管道安装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据了解,该项目自今年3月开工以来,在高新区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下,持续跑出建设“加速度”。依托园区“土地带方案出让”“联合验收”等创新政策,相关工程审批手续压缩至14个工作日,效率提升90%以上。
繁忙运转的生产车间、器械轰鸣的建设工地……眼下,高新区处处跃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这得益于持续强化的招商引资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海口国家高新区发挥“一把手”招商实效,开展招商活动60余次,扎实推动全员招商提质增效。
今年6月,海南太古可口可乐饮料生产基地项目落户高新区,计划年底开工建设,项目将通过整合企业现有资源,升级打造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更高的绿色工厂。“高新区多次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充分发挥‘企业秘书’服务机制,提供精准政策支持,并高效匹配优质地块,为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海南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丽华说。
优化服务保障 激活园区“一池春水”
要实现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为此,高新区持续完善产学研对接机制,优化项目全流程服务保障,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日前,由市科工信局、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海口“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供需对接活动”在海口药谷生物医药创新综合体举行,为技术成果与产业需求搭建高效对接桥梁。
活动中,高新区企业海南斯莱克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环保铝杯和杯状易拉罐等新产品引人注目。该公司总经理郑晨曲告诉记者,相较于传统纸杯和塑料杯,铝杯不仅具有更优的降解性能,还具有较高耐用性,支持重复使用。“海南自贸港政策对我们非常有吸引力,落地以来,高新区优化各项审批流程,打通了企业发展‘快车道’。”郑晨曲说。
“我们联动海南医科大学、海南大学共建省级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中心,创新构建‘专家人才库—科技成果库—企业需求库’三库联动制度体系,为专家学者和企业搭建起产学研合作桥梁。”海南大学三岗教授、海南省人才特派员(派驻高新区)徐静告诉记者。
海口国家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将切实发挥好“企业秘书”服务机制,做好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为园区壮大“3+X”产业体系注入不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