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6日消息(记者 刘丽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月6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该县影剧院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过去五年保亭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较大成效、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完成绿化造林1.45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4%以上。
五年来,保亭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生态文明试验区四大标志性工程,中央两轮环保督察、省委生态环境百日大督察反馈问题时序整改率达100%,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成功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连续成功保牌,入选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
此外,保亭服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大局,加快推进水贤村、什东村生态移民搬迁工作。全面推动河(湖)长制落实,编制完成省、县、乡、村级77条河流“一河一策”报告,全县主要河流湖库水质优良率为10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六个严禁两个推进”,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9%以上。土壤环境排名全省前列。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和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9%和96.91%。
农村“厕所革命”成效显著,改厕普及率达99.9%。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考核验收以总分全省第三的成绩获得优秀等次。全力推进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试点工作,建立三亚保亭两地协作机制,推动赤田水库流域综合治理。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今后五年将推动“两山”理论在保亭形成生动实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积极融入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把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打造为发展优势,将“绿水青山”的“颜值”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
此外,保亭还将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持续推动六大专项整治。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8%以上,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95%以上。加快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建设1座中大型垃圾转运站,改造4座生活垃圾转运站。深入开展赤田水库流域综合整治,流域生态保护和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强化生态环保领域监管执法,让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保亭将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循环利用,持续推动“禁塑”工作,全面推行装配式建筑。建设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