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围绕"两港、两业、两旅、慢城"建"三区一园"
2022年04月26日 08:52 来源:海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文君

  4月14日,在位于临高县金牌港产业园的北汇绿建装配式建筑智造产业基地项目施工现场,一台吊机正在吊装厂房钢立柱。该项目于今年2月开工,预计7月主体工程完工,10月投产。投产后可年生产装配式建筑钢构件6万吨。

  已投产、在建设、即将投产……在金牌港产业园,处处都是繁忙的建设景象,呈现出如火如荼之势。

  临高县委、县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大局,围绕“两港、两业、两旅、慢城”,加快推进“三区一园”(新型建筑产业集聚区、现代热带特色农渔产业示范区、滨海国际慢城休闲体验区、现代航空科技产业园)建设,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面建设自贸港伟大实践中实现临高超常规、跨越式、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航拍位于临高东英镇黎安村的耕读山房自然劳动教育基地。 符武平 摄

  创新模式  构建新型建筑产业集聚区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是重点。2021年1月,在临高金牌港产业园,临高首批4个装配式建筑项目:康庄装配式建筑部品件ALC板ECP项目、海南志特装配式建筑及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凡林建筑科技12.7万立方米装配式建筑PC构件项目和中铁建设集团海南临高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从此改变了临高没有新型建筑产业的历史,是临高开启新征程、迈向新未来的开始。

  根据省委有关部署,临高“十四五”规划明确,依托金牌港海港优势,加快完善金牌港产业园基础设施,大力引进新型建筑产业项目,在全县范围布局新型建筑产业及其关联业态,着力打造以金牌港产业园为核心,集研发、设计、展示、交易和制造全产业链新型建筑产业集聚区。

  为加快金牌港产业园建设,临高引入中交、中铁两家央企,共同组建海南金发园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发管理公司),创新构建“园区平台公司+核心产业头部企业产业园+配套产业服务投资主体”建设模式。由金发管理公司负责产业规划、运营管理、招商引资、制度创新、企业服务等工作。目前,金牌港产业园已有10家装配式建筑企业入驻,其中康庄住工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海南志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已投产,北汇绿建(海南)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加紧推进项目建设。

  “公司根据全产业链整体规划,从补链、强链、延链的角度,进行招商引资和产业布局。”金发管理公司董事长林伟哲说,在研发设计方面,金牌港产业园主要引进先进的、在国内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目前正在筹建中建研热带建筑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海南分院等,预计今年挂牌;在生产方面,主要引进节能环保、智能化等装配式建筑企业项目。今年,产业园将新增包括中交、中铁、华润、上海建工等头部企业在内的10家企业落地开工。

在临高县金牌港一家造船公司,工人正在生产渔船。 本报记者 陈元才 摄

  除了新型建筑产业外,金牌港产业园还围绕海洋装备制造产业、粮油加工物流产业进行招商布局。在海洋装备制造方面,有2家企业入驻,其中有1家游艇制造企业已投产。

  金牌港产业园加快发展的同时,其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为园区企业入驻创造条件。临高已选定由中交、中铁两家央企组成的联合体作为总包单位,计划总投资约115亿元,建设45条市政道路、人工湖、绿化景观、污水处理厂等基础配套设施。

  同时,临高秉持“港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目前正在开展金牌港产业园未来社区的规划工作,计划在园区里打造一座产业新城,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临高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临高将着力把金牌港产业园打造成为立足海南自贸港、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的顶尖热带新型建筑产业集聚区。在海洋装备制造产业上,支持中盈游艇产业园建设,加快布局游艇观光、培训、设计等业态,形成百亿级产业规模;在粮油加工物流产业上,支持中粮油脂产业园建设,填补临高农业精深加工的空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擦亮品牌  做强热带高效农业和现代渔业

  临高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一个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产业区域,盛产粮食、冬季瓜菜、海产品、热带水果等。其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利纵横、气候适宜,全县拥有可耕地面积73万亩,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香甜多汁的凤梨丰收了。”近日,在临高临城镇的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金钻凤梨种植基地,该县博厚镇抱西村村民林妚蕾正在地里采摘凤梨。放眼望去,只见基地里凤梨植株一路排开,结着硕果。一阵风吹过,满是凤梨的清香味。

  这些年,该县着力打造以“五光十色”产业为核心的品牌农业,重点发展淮山、地瓜、芋头、毛薯、大薯“五大阳光”品牌和红心蜜柚、凤梨、释迦、莲雾、百香果、香蕉、荔枝、蜜枣、菠萝蜜、橙子“十大特色”品牌,初步形成热带水果、冬季瓜菜、长寿粗粮、深海干品、特色养殖五大品牌体系,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全县农业经济提质增效。经过多年发展,临高已成为全省著名的乳猪生产基地、冬季瓜菜生产基地、优质米生产基地、水稻制种基地和深海网箱养殖基地。

  5年来,全县粮食产量累计达56万吨、冬季瓜菜188万吨、热带水果74万吨;畜牧业总产值47亿元,渔业总产值633亿元,连续23年位居全省第一。该县还发布“临高田品·渔米飘香”公用品牌,冬交会累计签约51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67个,改善灌溉面积16万亩,基本完成头洋湾国家海洋牧场建设。现代农业效益持续提升。

  今后,临高将做强热带高效农业和现代渔业,重塑临高现代“鱼米之乡”。具体包括坚持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打好特色优势牌,大力发展热带特色水果、冬季瓜菜、花卉、沉香等特色产业,建成一批现代化农业基地,加快农业精深加工、流通等业态发展,补全农业链条,打响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临高农业品牌。

  临高还将坚持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支持宝路、海丰等龙头企业打造工厂化、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加快远洋捕捞、海洋牧场等产业发展,推动新盈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国试点工程,建成新盈调楼渔港休闲带,培育壮大休闲渔业、渔港经济等新业态,提升渔业综合效益;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生产力;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立足优势  做足“农旅”“文旅”融合大文章

  近日,在位于临高东英镇头洋村的“头洋·海堂”项目基地,珊瑚石风貌民居建筑、“珊瑚愿语”主题民宿、“头洋·海堂”文创院等自然人文风光,吸引不少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体验慢生活。

  5年来,临高启动“国际慢城”建设,全域旅游取得明显成效,海南解放公园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与该县古银瀑布一同被评为2A级景区。推进“农旅”“文旅”融合发展,创建天地人等5家共享农庄,头洋海棠等10个椰级乡村旅游点,以及观海民宿等2个“银宿”。

  5年来,该县累计接待游客55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28亿元;结合节庆、会展、赛事等活动积极刺激消费,打造“两街十一市”的夜间经济新格局;深入推进全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电商扶贫超市和电商综合服务中心投入运营,特色产品在电商平台累计销售额达78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5亿元,年均增长5.8%。

  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途径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该县大力实施“农旅”“文旅”融合工程,旨在把临高建成全省一流的滨海国际慢城休闲旅游目的地。

  具体来说,临高依托东英镇14公里原生态海岸线珍稀资源环境优势,按照生态优先、文化传承、产业融合的原则,高水平规划建设国际慢城。构建“一带一廊两区三心四节点”的“T型”慢城布局结构,建设以山海生态为基底、滨海体验为特色、国际设计为内核的山海创意国际慢城。着力打造临高慢文化客厅、山海慢生活福地和国际慢设计海岸,形成与国际时尚慢文化直接接轨的高能级产业开放发展平台,引领带动滨海国际慢城休闲体验区建设。构建以慢生活、慢运动、慢文化等为主题的全域旅游产业体系,把临高打造成海南自贸港慢生活、绿色消费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临高县有关负责人介绍,临高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田园风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得天独厚,今后将做足“农旅”“文旅”融合的大文章,推动旅游向内涵式、精品式发展,高品质打造以慢生活、慢文化、慢运动为内涵的滨海国际慢城休闲体验区。

  此外,临高将推动海南解放公园创4A级景区,打造“瀑布公园”“赶海公园”,发展壮大滨海民宿、红色旅游、度假康养等特色产业。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延伸旅游产业链,实现临高旅游业上档次、有特色、高品味。着力打造一批旅游新名片,改造提升临高“古八景”,推动建设“两街十一市”夜间消费集聚区。办好各类旅游节庆和文体赛事活动,提高临高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来观光、来住宿、来消费,扩大旅游市场规模。

  (本报临城4月25日电)

  2021年

  临高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两百亿大关

  达到222.9亿元

  较2016年增长17.8%

  5年来

  临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从24000元提高到33706元

  年均增长7.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从10678元提高到16876元

  年均增长9.6%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由67.5:6.2:26.3调整为62.2:4.9:32.9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