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
《消失的孩子》能否成为又一部《隐秘的角落》?
2022年09月09日 09:05 来源:澎湃新闻

  注意:本文有剧透

  国产悬疑剧普遍平淡的一大症结在于,缺乏一个好故事作为剧本。《消失的孩子》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它改编自新锐悬疑小说家贝客邦首发于豆瓣阅读的高分小说《海葵》。贝客邦是讲故事的好手,从某个层面上看,《海葵》与紫金陈备受好评的《坏小孩》(后来改编成大名鼎鼎的《隐秘的角落》)有异曲同工之处——看似天真无邪的孩子因为对恶的无知与无感,反而隐藏着更为巨大的罪恶。

  因此,《海葵》改编成《消失的孩子》的消息传出后,引发悬疑剧爱好者的骚动:会不会制造出又一部类似于《隐秘的角落》的爆款?如果爆款落空的话,问题又出在哪里?

  《消失的孩子》基本上延续了《海葵》的脉络,小说可以细分为四条叙事线展开。第一条线,消失的孩子。住在某某城市小区401室的杨远(佟大为 饰)和陶芳(李晟 饰)是一对寻常不过的夫妻,两人有一个刚上小学的儿子杨莫。陶芳一味地“鸡娃”,夫妻俩时常因孩子教育问题起冲突,但总的来说,这还是一个“常态”的家庭,吵归吵、不理解归不理解,彼此之间是有爱的。

  一个平凡的早上,陶芳目送孩子下楼去上学,杨远的车就在小区门口等着儿子,就这几分钟的工夫,杨莫不见了,一个小孩“凭空”消失。儿子到底是躲在楼内,还是趁杨远没注意,借助监控盲区逃离小区?

  第二条线,发生在小区隔壁单元303的租户袁午(魏晨 饰)身上,这一条线围绕着藏尸和冒领退休金展开。袁午名牌大学毕业,曾有不错的工作,有过婚姻和女儿,但因为神经官能症以及染上赌瘾,本来拿到的一手好牌被他打得稀烂。家被他败了、工作丢了、前妻带女儿离开了,他跟父亲离开老家在外租房,靠父亲的退休金过活。袁午每天行尸走肉一般,颓废、畏缩、怯懦,假装每天出门上班,实际上是去棋牌室。

  同样是很平凡的一天——杨莫失踪的前一周,袁父在睡梦中离世。一个念想的偏差,袁午决定掩盖父亲死亡的消息,以便继续挪用父亲的退休金。他发现可以在出租房的浴室墙壁里隐藏父亲尸体,他将这个可怕的想法付诸行动。

  第三条线依然充满惊悚意味,它带有那么一点西班牙电影《当你熟睡》的味道,303的房东林楚萍(于文文 饰)曾在睡梦中遭遇一个陌生男人的性侵,在这之后,她搬离小区,并把房子低价租给袁午父子。林楚萍当时并未报警,但这件事是她挥之不去的梦魇,她与哥哥一直在进行秘密调查。

  第四条线又回到第一条线,住在302室、杨远家楼下的初中生许恩怀(刘琪锜 饰),在父母离婚后与父亲许安正(吴其江 饰)一起生活。出生起就妈不要、爹不疼的许恩怀,有着超乎同龄人的独立与“懂事”。在偶然闯入杨远一家人的生活后,她很快被这家人接纳了,她羡慕杨莫拥有这么温暖的家庭,她也闪现过念头:如果我是他们的女儿该多好啊。

  看似相互独立、联系不太紧密的四条线,最终聚合,给观众一个相当惊悚的谜底。

  小说《海葵》具备两大魅力。其一,它拥有一个构思精巧、节奏得当、引人入胜的故事,几条线有条不紊,汇合时出其不意又顺理成章。虽然推理上还是显得薄弱,但小说本意并不是严格的本格推理,而更偏向于社会派推理,经由杨莫、许恩怀、袁午等几组人物的原生家庭,揭示一个“坏小孩”到底是如何诞生的。

  妈不要爹不疼的许恩怀在楼道上等父亲下班,她望向401室温暖的光

  另外一个是来自于小说风格的魅力,它具备“日常化惊悚”的气质。即,小说叙事上平静内敛,竭力让观众相信这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很日常化的故事——老式的楼梯房、熟悉的生活场景、平常的中年夫妻、失意的社会零余人;哪怕是小孩消失、骗保这样颇为戏剧性的情节,小说的叙事仍然非常节制,避免在氛围营造上故弄玄虚、一惊一乍。

  正是这份故作冷静,让谜底揭晓时具备类似于“jump scare”的效果,因为我们毫无预期和准备,惊悚指数就会放到最大。海葵既是看着人畜无害却具备巨大人性阴暗面的“真凶”,也是日常生活本身。所以,大白天读《海葵》也会隐隐后怕。

  有一个好看的故事打底,《消失的孩子》的戏剧性不会差。不过,就目前该剧的播出效果看,它还没能成为像《隐秘的角落》这样现象级的作品。有一个好故事很重要,但讲述故事的方法同样重要,这是《隐秘的角落》成功的原因所在。导演并不仅仅是把故事讲得通顺明白,他在镜头语言、配乐、意象等方面的苦心经营,让《隐秘的角落》在得以过审的表层故事下隐藏黑暗的表达,在波澜不惊中完成令观众心有余悸的惊悚设计。

  《消失的孩子》与小说的风格有相当大的差异:小说是内敛式惊悚,剧集则是全盘托出。它从一开篇就竭力且刻意要营造并渲染那种迷离、混乱、神秘兮兮的悬疑感,所以导演就一再使用晃动的镜头、跳跃的剪辑、人物惊惶表情的特写、慢镜头搭配烂俗恐怖电影那种提醒你这里有危险的轰隆配乐,来告诉观众:这是惊悚悬疑剧哦,这里可能有什么巨大的秘密哦。当导演用力过猛,那种“波澜不惊默默吃草般的日常生活,回首看来,成了大量的肉层和脂肪层”的兴味大减。

  用力过猛另一个鲜明的标志是,剧集一再出现重复性桥段,上一集刚播完这个桥段,下一集冷不丁又播了一遍,个别镜头甚至出现三四遍,以至于有观众吐槽:以为自己看错集数了。重复剪辑为的是揭示不同的信息量,这个意图固然可以理解,可惜的是,相同桥段换个机位重复播放是比较笨拙的手法,因为找不到更高效的传递信息的方法,主创者只能冒着稀释节奏、降低叙事效率的风险,换个机位、加点台词播放已经播过的桥段。而且,这个三板斧用得过于频繁了,第三集过后几乎每一集都要来一点重复剪辑,其结果是五集过后,叙事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推进。

  倒也不是捧一踩一,笔者对《隐秘的角落》叙事上一些高效精妙的处理仍印象深刻,好剧总是日久弥新。比如仅仅是朱朝阳两本日记本的特写,联合那一集《日记》的小标题,就可以让观众想到朱朝阳或许有两本日记本——一本为了后来给人看的,一本才是他真实的内心世界。这才是高效的悬疑叙事,日常的惊悚就应该在波澜不惊中完成。

  有一个好故事很重要,怎么把好故事讲好同样重要。从《海葵》到《消失的孩子》,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可惜,毕竟以《海葵》的故事底本,拍出另一部《隐秘的角落》并非没有可能。《消失的孩子》可看性当然也不差,个别演员的表演也有惊喜,只不过书粉难免会有更高的期待。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