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
体检发现无症状颈动脉斑块和狭窄需要治疗吗?三亚中心医院科普
2023年11月01日 17:58 来源:三亚中心医院

  随着人们对脑卒中的认识和对自身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定期体检的理念逐渐被广为接受,颈动脉超声也成为常规检测项目。有些人平时并没有感觉到什么特别的不适,但是在体检时被检出颈动脉存在斑块,甚至体检报告上还有给出“颈动脉狭窄”的结论。

  拿到这样的检查报告,有些人紧张,怕自己不久的将来就会发生脑卒中危及生命。有些人大意,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症状都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怎么就有斑块和狭窄了,是不是搞错了。

  颈动脉狭窄有没有症状,还真不能从个人体验来简单判定,由于工作性质、文化水平、基础疾病、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对于疾病症状的体验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些人可能是真的没有出现症状,有些人可能是有与颈动脉狭窄相关的症状了,只是比较轻微没有得到重视罢了。

  如果是从医学专业角度来讲,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定义为:最近6个月内没有发生因颈动脉狭窄(责任血管)所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脑卒中或其他相关神经症状,偶发头晕或轻度头痛也被视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的、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颈内动脉系统的TIA最常见的症状为单瘫、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单眼视力障碍等,亦可出现同向性偏盲等。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主要表现为一过性眩晕、眼震、站立或行走不稳、视物重影或视野缺损等。一过性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语言不清或声音嘶哑。一过性单肢或双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一过性听力下降、交叉性瘫痪、轻偏瘫和双侧轻度瘫痪等。)。这些症状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

  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相对应的,就是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定义为:既往6个月内有TIA、一过性黑矇、患侧颅内血管导致的轻度或非致残性卒中等临床症状中一项或多项的颈动脉狭窄。简单来说,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是有明确的、与责任血管相关的脑缺血事件发生。

  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较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但是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往往会受到忽视。不幸的是,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也会发生脑卒中,导致患者致死或致残。颈动脉斑块及狭窄被称之为“沉默杀手”,可见其危害并不小。

  因此,无症状颈动脉斑块及狭窄也是有风险的!

  既然是有危险的疾病,就要做好日常的疾病管理,健康体检明确斑块的大小、位置、性质之后,就要针对因颈动脉狭窄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管控。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将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3类:

  第一类是与生俱来的危险因素,不能去人为改变,如:年龄、性别、种族、低出生体重、遗传因素等。

  第二类是已经证实与脑卒中密切相关的生活习惯或基础性疾病等危险因素,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其他心脏疾病、无症状颈动脉狭窄、不合理的饮食与营养、缺乏身体活动、肥胖等。

  第三类是与脑卒中的关联性证据还不充分或者是潜在风险因素,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如饮酒、偏头痛、代谢综合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药物滥用、脂蛋白(a)水平增高、炎症和感染等。

  如果体检发现了颈动脉斑块或狭窄,但是自己感觉还没有相关的症状,那就要认真对待这些危险因素,加以管控。

  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卒中风险与狭窄严重程度间的关系还有待临床大宗病例研究来明确。现有的研究显示≥75%无症状狭窄患者累积的年卒中风险超过5%。

  也就是说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是引起卒中的主要原因已经很明确,但是其卒中风险跟管腔狭窄程度的对应关系又还不明确。以致于在临床真实世界中,有很多患者颈动脉达到了重症狭窄程度才来就医,甚至有些患者在就医时发现有一侧颈动脉已经慢性闭塞了。这就意味着这部分患者在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的阶段没有得到识别和治疗,演变到了重度狭窄阶段,因发生了脑卒中才就诊,延误了治疗。

  敲黑板

  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需要引起重视,除了关注狭窄程度以外,还要关注斑块细节,如成分,含量,分布等,并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

  无症状的颈动脉斑块该怎么治疗?

  1、狭窄程度还不超过70%的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

  药物治疗是对于大多数不超过70%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主流治疗方法。因为对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虽然会降低狭窄同侧脑卒中和总体脑卒中的发生率,但是也要考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绝对获益可能不大,手术获益率可能被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抵消。

  目前对于无症状颈动脉斑块、非重度狭窄的药物治疗推荐: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进行治疗。规范的药物治疗可以使脑梗塞的年发生率降低到1%以下。但是也要考虑到斑块会有进展,应该进行定期随访,每6-12个月做一次颈动脉超声,每1-2年做一次颈动脉CTA是合理的。

  2、狭窄程度超过70%的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

  目前临床经验得到的共识和指南将颈动脉狭窄达到75%以上作为手术治疗的指征,无论是否有症状。如果预期一位颈动脉狭窄超过70%的患者的未来寿命大于5年的话,则推荐患者在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行CEA(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CAS(颈动脉支架)手术治疗。CEA手术剥除颈动脉内膜和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得通畅,未来发生脑梗塞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3、所有发现颈动脉斑块的患者:

  应该筛查其他的脑卒中风险,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饮酒、吸烟、运动量过少等,并合理的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

  上面这篇文章总结了大量证据支持药物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ACS 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文章指出:地中海饮食、锻炼和戒烟是临床医生提倡的基本做法;抗血小板治疗、降脂治疗、降压治疗和降糖治疗可进一步降低血管事件的风险;对具有易损斑块特征的患者,应考虑进行血运重建手术(即CEA或CAS手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概率。

  地中海饮食

  地中海饮食(Mediterranean diet),是泛指希腊、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南部等处于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各国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的饮食风格。研究发现地中海饮食可以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还可以保护大脑免受血管损伤,降低发生中风和记忆力减退的风险。现也用“地中海式饮食”代指有利于健康的,简单、清淡以及富含营养的饮食。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体检发现了颈动脉斑块和狭窄,不要害怕,健康生活、规范预防或治疗、定期复查追踪斑块的进展,可以避免发生脑卒中;也不要忽视,因为年龄增长、基础病的进展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斑块会继续发展,最终导致颈动脉重度狭窄,或发生脑卒中,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来源:三亚中心医院 作者:李钢)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