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美兰之窗—正文
三联渔港将试点“渔船打捞(塑料)垃圾”模式
2023年05月08日 16:06  来源:海口日报

今年休渔结束后,三联渔港将试点“渔船打捞(塑料)垃圾”模式。(资料图)

  三联渔港将试点“渔船打捞(塑料)垃圾”模式

  鼓励渔民将塑料垃圾带回港口处理

  本报5月7日讯(记者李欣)“渔民在捕鱼的同时,将打捞到渔网中的塑料垃圾带回港口处理,有利于建立海洋垃圾去存量的‘渔民—渔船—渔港—塑料回收利用’社会自愿治理体系。”近日,一场关于“渔船打捞(塑料)垃圾”的工作推进会在美兰区新埠街道三联社区举办。从会上了解到,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将把三联渔港作为海口“渔船打捞(塑料)垃圾”试点渔港。

  “‘无塑海洋’,健康渔业。渔民参与海洋垃圾捕捞行动,对于保护海洋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上,“无塑海洋”行动项目负责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吕淑果介绍,近两年来,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组织“无塑海洋”行动在海南昌江昌化开展全省试点,之后在昌江海尾、咸田渔港及临高黄龙渔港推广“渔船打捞(塑料)垃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中昌化渔港是无塑海洋行动——“渔船打捞(塑料)垃圾”试点全省首批示范渔港。“渔船打捞(塑料)垃圾”昌化渔港试点示范行动鼓励渔民在捕鱼的同时,将打捞到渔网中的塑料垃圾带回港口处理,实现海洋垃圾治理从陆域到岸带再延伸到海域的全空间覆盖。

  经过“无塑海洋”行动团队前期在三联渔港的调研,吕淑果发现这里渔民基本采用定置网作业,每天进行海上捕捞并当天将渔获带回,这种作业方式容易捕捞到海洋垃圾并能够及时带回,很适合试点昌江的“渔船打捞(塑料)垃圾”模式。

  《海南省2023年海洋伏季休渔工作方案》显示,2023年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海南省将开始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为期三个半月。“海洋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出海作业时多花一点时间去带回捕捞到的垃圾,就是在为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吕淑果介绍,待8月16日开渔后,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将推进三联渔港“渔船打捞(塑料)垃圾”试点,工作人员会把渔民打捞的垃圾进行统计,根据“积分”情况进行相应奖励。“我们还要在码头建一个垃圾暂存设施,方便进一步处理渔民带回来的垃圾。”吕淑果说道。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