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
天涯区聚力民生服务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2023年05月09日 16:46  来源:三亚日报数字报

天涯区回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组织老人们体验插花艺术。

  天涯区聚力民生服务,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打造幸福美好生活 书写“人民满意”答卷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近两年来,天涯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实施十大为民办实事,将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太好了,区里组织的医生不远数十里到山里为老百姓免费体检,这真是托了党和政府的福啊!”近日,家住天涯区扎南村的村民林阿婆高兴地说。连日来,天涯区在辖区北部山区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服务。

  “体检项目包括B超检查、血压测量等多项免费检查。”天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体检有利于全面了解辖区北部山区居民健康情况,进一步提高北部山区居民健康水平,做到慢性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截至目前,天涯区北部山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总数903人,已完成体检405人,完成率44.85%;儿童总数459人,已完成体检人数192人,完成率41.83%,其他人群正在按计划进行摸底,计划6月底全部完成北部山区村民健康体检工作。

  天涯区财政局局长陈雪亮称,该区在今年年初便将北部山区村民健康体检项目纳入2023年十大为民办实事工作内容,安排财政资金250万元,受益群体涵盖扎南村委会、抱龙村委会、立新村委会、抱前村委会、台楼村委会的户籍人口和常住居民。

  这是天涯区今年以来实施十大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为更有力地服务和保障民生,厚植群众幸福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年初,天涯区委、区政府发布2023年十大为民办实事事项,涉及幼儿园托幼衔接、暖心驿站、中小学空调安装及线路改造、西岛消防站、社区空中飞线整治、建设公益服务中心、公办幼儿园普通教室照明改造、山区村民健康体检、“三无小区”试点物业管理和农村地区居民夜间安全出行等十件民生事项,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将天涯区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积极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走深走实

  “大家辛苦啦,‘五一’劳动节快乐,最近天气比较炎热,要多喝点水,防止中暑。”4月28日上午,天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名工作人员来到正在辛苦工作的环卫工人身边,将凉茶、风油精等清凉物品交到环卫工人的手中……这是天涯区“五一”假期开展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致敬户外工作者,积极发挥志愿服务能量,用心、用情关爱户外工作者,天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海岳半岛城邦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党群服务站开展“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温暖正能量”五一劳动节关爱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陆续为交警、外卖员、快递员、城管等户外工作者送去清凉消暑物品,为酷暑中坚守岗位辛勤劳动的工作者们送去关怀,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收到清凉包非常开心,谢谢大家对我们的关心,很惊喜。”收到清凉包的快递小哥说。一声问候,一份牵挂,关怀虽小,却让默默为城市正常运行作出贡献的户外工作者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天涯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俊蓉表示,将继续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常态化开展更丰富、更贴心、更加多元化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走深走实,传递温情、传播爱心。

  不断推进养老服务,擦亮“幸福养老”底色

  在天涯区马岭大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里,不时传来阵阵悠扬的笛声;高峰大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活动室里,几位老人正在“以棋会友”;回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里,社工带领老人们体验插花艺术……一派其乐融融、老有所乐的幸福景象。

  “社区文体活动越来越丰富,选择性也很多,我非常享受这样的老年生活。”刚退休的回新社区居民王丽开心地说,回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离她住所仅6分钟的路程,很方便,中午还可在休息室里小憩一会。闲暇时,她经常邀上街坊邻居到中心一起唱唱歌。得益于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运营和推广,天涯区回新社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不断推进养老服务,链接各项优质服务资源,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实际需求。”天涯区回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站长陈佳佳称,在开展好日常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力量,进一步提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关心、关爱老年人,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归属感、获得感。

  “围绕辖区居民逐渐多样化、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我区有的村、社区配备了社工组织专业人才,主要为社区及周边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棋牌娱乐、按摩保健、健康检测、文体娱乐等日间照料服务,做到‘硬件+软件’协同共进,让辖区老年人享受‘不脱离家庭生活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天涯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天涯区正在运营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有6家,建立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标准,采取“1+6+9”一站式服务模式,即:1个长者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中心工作人员+义工+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律师”6类专业服务人才队伍;提供心理咨询、康复理疗、养生保健、日间休息、休闲娱乐、赋权增能、兴趣学习、社会实践和临终关怀等9项专业日间照料服务。

  升级午餐午休服务,让教育惠民更有温度

  为确保学生午餐干净卫生,天涯区不少学校把陪餐制细化再细化,尽最大努力保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市第四小学、文门小学、水蛟小学、红塘小学等学校通过自营厨房、集中配餐等方式提升午餐质量。同时,安排校长、班主任轮流陪餐,确保餐餐有人陪、顿顿有记录。

  “午餐比较可口,孩子基本能做到‘光盘’。”天涯区水蛟小学的老师说,整洁卫生的就餐环境,营养可口的午餐,孩子们吃得开心,家长也放心。

  “睡好了,孩子们下午上课更有精神。”为满足孩子们“睡好午觉”的需求,天涯区多所学校“八仙过海”出新招,突破各种条件限制,竭力保障学生舒适睡眠。

  “嘘,大家都安静了,准备午休。”5月8日12点15分,经过适当的活动后,市第四小学学生们拿出自己的枕头和被子,躺在新式课桌椅上开始午休。目前,市第四小学已投放几百套午休课桌椅在教室试用。课桌和椅子自成一体,兼具学习、存储等功能。这套桌椅使用简单,学生只需轻轻提压,再将脚托轻轻拉出,平时端坐的椅子就轻松变成可斜躺的“午休小床”,同时满足学生的上课、吃饭、午休需求。

  “为切实解决学生在校午餐午休问题,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天涯区把学生午餐午休等涉及民生问题当成头等大事来抓,让学生在校吃得好、睡得香,全面做好学生午餐午休服务保障工作。”天涯区教育局局长唐庆鑫说。下一步,该局将不断优化校园午餐午休服务,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使天涯教育更有温度。

  “小站点”承载“大幸福”,打造户外劳动者的“幸福之家”

  “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为我们提供一个可以喝热水、充电、歇息的地方,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个群体的关心。”5月8日上午,在天涯区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区政务服务中心站),刚刚打扫完街区的保洁人员往茶壶里续了一杯热水,满足地说道。

  近年来,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为代表的户外劳动者成为服务居民生活、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让户外劳动者能在城市内穿梭“续能加油”,天涯区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进一步精细化、规范化、长效化打造户外工作者的休息驿站,将“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伤可用药”作为基本功能,配备微波炉、饮水机、应急药箱、充电设备等必要设施,让户外劳动者能进来、愿进来、想进来,真正做到为户外劳动者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繁忙的城市更有温度。

  如今,广大环卫工人、交警、城管执法队员、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可在服务站点解决饮水、热饭、休息、如厕等现实问题,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城市温暖和关怀。

  “建设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让户外劳动者可以‘歇歇脚’‘充充电’,是天涯区为职工群众提供的普惠服务之一。”天涯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陈少敏称,面对户外劳动者群体普遍存在“休息难、充电难、如厕难”等问题,天涯区结合实际,将建设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作为夯实户外劳动者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五分钟组织服务圈”,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服务美丽三亚建设大局。截至目前,天涯区先后在辖区设置布局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共16个。

  打造社区便民服务阵地,让人民群众满意得实惠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天涯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深化教育成果的重要抓手,将办实事与促进和谐、助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让群众不再为急难愁盼的事操心。

  “现在,我们社区雨污混流及污水直排入河等问题没有出现了。”近日,记者在天涯区回辉社区采访时,居民江秀花对记者说。

  雨污分流改造作为一项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是实现城市建设“表里如一”的重要环节。为完善当地群众居住区域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助力社区生态文明建设,2021年10月起,在天涯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天涯区住建局启动回新、回辉社区雨污分流建设工作。经过一年多紧锣密鼓的施工,在去年底,原本坑坑洼洼的路面变得平整干净;通过污水管网整治修复、溢流污染控制与雨水分流改造,解决长期以来雨、污混流及污水直排入河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天涯区有关部门还在回新、回辉社区开展公共空间规划工作,有效缓解两个社区长期以来交通阻塞、车辆乱停乱放、消防通道被占用、商户占道经营等问题,为辖区居民群众出行营造安全、畅通、便民、有序的生活环境,为社区增添一排“文明风景线”,赢得广大居民的纷纷称赞。

  近日,随着压路机对天涯区羊栏路和白马路交接处约60米长的沥青路最后来回碾压,羊栏村全村道路升级改造顺利完工。“以前村里都是坑坑洼洼的路,雨天积水,晚上也没有路灯,出门很不方便,现在道路重新升级改造,彻底解决大家出行的难题。”村民高进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路段破损、排污管道堵塞、雨天积水排出缓慢”是羊栏村过去的真实写照。去年,按天涯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羊栏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主动作为,积极协调解决各种难题,加快村道路改造进度,完善交通条件,助力乡村振兴。从去年3月开始,羊栏村全村道路改造从白马路启动,对全村3条主路、10余条副路升级改造,项目总长度5221米,总投资1600余万元,并铺设雨污分离管网和煤气输送管网连通全村729户,架设222盏路灯。

  铺设路灯、修建河道护栏、修缮塌陷的防护堤……今年以来,天涯区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继续展现新作为,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的接力点。书写民生幸福答卷,必须‘干’字为先。”副市长、天涯区委书记黄兴武表示,天涯区将始终坚持以“慢不得”的使命感、“放不下”的责任感、“坐不住”的紧迫感,不断细化实化措施、一项一项抓好落实,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让群众看到更多变化、得到更多实惠。

  (黄世烽文/图)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