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南新闻7月31日电(林喜艳)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作为慢性肝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防治工作备受关注。海口市人民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阮建文指出,尽管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但通过规范治疗与科学护理,患者仍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升生活质量。
专家提醒,肝炎肝硬化的治疗必须从病因入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需长期抗病毒治疗,例如乙肝患者通过核苷类似物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发展。丙肝患者则可通过直接抗病毒药物实现临床治愈。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必须彻底戒酒,而非酒精性脂肪肝导致的肝硬化则需通过药物与饮食摄入控制和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改善代谢紊乱。
此外,抗纤维化治疗与保肝药物的使用也至关重要,抗纤维化的药物可延缓肝纤维化进程,保肝药物则能保护残存肝细胞功能。对于并发症的处理,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肝性脑病等,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如限制钠摄入、利尿止血、降低血氨等治疗。
在肝炎肝硬化的管理中,海口市人民医院肝病科护士长林小莲强调,科学护理同样不可或缺。饮食管理方面,患者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瘦肉、鸡蛋白),避免过量诱发肝性脑病;肝硬化合并腹水时需严格限制盐分摄入,禁食粗糙、坚硬食物,以防损伤曲张血管。此外,酒精及含酒精饮料必须绝对禁止。
生活方式方面,患者应保证每日8小时的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在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以减轻肝脏负担;病情稳定后可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轻度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为20-30分钟为宜。此外,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因为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家属应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缓解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此外,定期复查和日常观察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患者应坚持定期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腹部超声等项目;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和家属要密切日常观察大便颜色、下肢水肿程度及精神状态(嗜睡可能是肝性脑病的前兆)等,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尽管肝炎肝硬化无法彻底逆转,但早发现、早干预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医生特别提醒的是,肝炎肝硬化患者应定期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轻信偏方,科学防治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