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助力儋州洋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税务总局儋州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优化纳税服务为抓手,在引导企业合规经营的同时,助力“向海图强”战略实施,为儋州洋浦海洋经济新蓝图注入“税动力”。
夯基垒塔,港航物流成型起势
在洋浦小铲滩码头,港口内机械轰鸣、巨轮穿梭,场面热闹非凡。随着“博亚厦门”轮、“新汕头”轮先后停泊洋浦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一阶段)一期4号泊位,标志着洋浦港新增的1个15万吨级和1个20万吨级泊位正式对外启用。然而随着码头的不断扩建,公司面临着工程建设、设备购置等资金投入大导致的运营压力剧增等问题。儋州市税务局迅速响应,“税费管家团队”深入港口建设现场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堵点、痛点、难点”,针对性地辅导企业依法依规申报享受自贸港税费优惠政策,并通过优化服务流程确保税收红利直达快享,为企业发展提振信心。
“在税务局的帮助指导下,公司自2024年起申报享受了近2亿元的留抵退税优惠政策,这不仅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更使得我们对企业未来发展更有信心。”海南港航国际港务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崇举开心地说道。随着洋浦小铲滩码头泊位接连“上新”,有效吸引了全球航运资源集聚海南,2024年,洋浦港内外贸航线达到50条,货物吞吐量6400万吨,同比增长10.3%,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万标箱,同比增长6.2%。跻身中国主要港口20强。
优化服务,助力企业合规经营
2月27日,海南茗通航运有限公司旗下首艘滚装船“茗通1”轮汽车滚装船装载着460辆新能源汽车从广州抵达文昌清澜港,标志着洋浦船籍港首艘专业汽车运输船完成首航,实现了海南自贸港汽车运输专用船舶“零的突破”。据悉,海南茗通航运有限公司是儋州洋浦的重点航运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国内水上专业汽车运输服务,其投资的首艘“茗通1”轮于2月20日在洋浦海事局完成登记办证,填补了省内专业汽车运输滚装船舶的空白,有效破解广东海南两地汽车物流“陆运成本高、转运效率低”的痛点,以高效运力串联起粤海两地的汽车运输产业脉搏,为自贸港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为帮助企业系好合规经营的“第一粒扣子”,儋州市税务局通过专人对接、线上答疑等方式,对企业进行了交通运输行业专项辅导,助力企业走好合规经营第一步。“作为一家刚开展业务的公司,对于财务核算、纳税申报、税务合规等方面还是有一些把握不准的地方。”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孙利莹说,“税务局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对我们进行了政策辅导,让我们掌握了运输行业纳税申报流程、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引导我们依法依规纳税,为企业的稳健发展筑牢了根基。”
政策护航,充分释放发展红利
为加快实现海南自贸港运输往来自由便利,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重要核心政策之一,“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实行以来,一系列航运开放政策落地生效,“洋浦港”累计登记入籍国际运输船舶达到60艘,助力海南国际航行船舶登记总吨规模跻身全国第二。
作为今年儋州洋浦两家享受船舶退税政策的民营企业之一,胤凯海运(海南)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吴梦楠表示,“自有船舶运输属于重资产运营,船舶建设工期较长,占用资金成本较高,但是受益于儋州洋浦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自贸港船舶退税政策,儋州市税务局当天就为我们办结了船舶退税审批,有效缓解了我们的资金流动性问题”。据悉,胤凯海运(海南)有限公司名下宏博16船船舶是新近入籍“中国洋浦港”从事国际运输的境内建造船舶,已享受退税近千万元。
便利的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努力,为服务航运企业发展,儋州市税务局推行出口退税精准辅导护航服务,在前期联合海事、国库等部门联合推出“税库联动、限时办结”创新制度基础上,抽调骨干青年党员专人专岗,对符合适用船舶退税政策的企业开展“政策要点-申报流程-风险提醒”三阶递进式辅导,让“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更快落到企业的“账上”,有效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
下一步,国家税务总局儋州市税务局将以深入贯彻落实税费征管“强基工程”为契机,紧密结合儋州洋浦作为海南自贸港“样板间”的区位特点,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不断优化税费服务举措,服务地方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推动“向海图强”战略深入落实,助力航运企业扬帆启程、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