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以创新之笔绘就“学在澄迈”新图景
2025年09月11日 12:02 来源:海南日报
澄迈学子展示机器人。澄迈县教育局供图
澄迈学子展示机器人。澄迈县教育局供图

  澄迈有什么?道不尽的城市名片中,教育与少年,始终是这座城市的灵魂与未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澄迈的教育工作是一条久久为功、薪火相传之路,是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持续创新,在传承与突破中推动教育事业稳步向前。

  9月9日,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澄迈召开全县教育大会,重磅推出教育“365”计划,既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的具体行动,也是鼓舞斗志的激励表扬,在全县上下凝聚尊师重教、崇文乐学的广泛共识,力争五年内突破发展瓶颈,全面打造“学在澄迈”品牌,奋力开创澄迈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场因教育之美而启动、为未来筑基、为城市赋能的深刻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澄心不变 当代实践

  初心铸就伟业,使命引领征程。近年来,澄迈以举全县之力办强教育的坚定意志和巨大勇气,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力度、强度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抓改革,有效推动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在澄迈’品牌的核心在于‘三要三不要’(即要强调制度供给的均衡化,不要片面追求功能形态的同质化;要强调培养机会公平化,不要执着追求发展结果一样化;要强调系统性提升,不要盲目追求碎片化推进),以‘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让每一位教师都精彩、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的美好愿景为牵引,始终突出前瞻性、系统性、突破性。”澄迈县委书记盛勇军强调。

  三大目标

  今天的澄迈教育,确立“三大目标”,协同融合,人才竞争力日益凸显。澄迈用教育资源供给的优化为教育质量提升奠定基础,以教育质量的持续突破推动现代化进程,而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又反哺资源供给体系的升级,三者形成良性循环。

  (一)资源供给大大增强。

  到2030年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17项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评估标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31项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评估标准,高中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初中毕业生就读高中比例达到72%以上,满足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

  (二)教育质量大大提高。

  到2030年底,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学生学业基础更加扎实,行为规范养成成效显著,品德素养、身心健康发展水平和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学生体质优良率达到60%,每个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及1—2项体育技能,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步入全省前列。

  (三)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到2030年底,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全面覆盖,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赋能教育管理和服务效能更加凸显,“学在澄迈”教育品牌影响力辐射全省。

  六大工程

  今天的澄迈教育,实施“六大工程”,立德树人,思政引领力日益凸显。澄迈以立心铸魂为根基,以资源调优为支撑,以质量跃升为核心,以创新赋能为动力,以队伍锻造为保障,以安全护航为底线,构建六维协同的现代化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一)立心铸魂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筑牢师生理想信念根基。

  (二)‌资源调优工程‌:统筹配置教育资源,推动优质资源向薄弱环节精准流动。

  (三)‌质量跃升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质量体系。

  (四)‌创新赋能工程‌:以教育数字化为突破口,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

  (五)‌队伍锻造工程‌: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六)‌安全护航工程‌:完善校园风险防控体系,筑牢身心健康安全防线。

  五大保障

  今天的澄迈教育,强化“五大保障”,多元联动,社会协同力日益凸显。澄迈教育以组织保障为核心引领,要素保障是基础支撑,待遇保障是动力源泉,宣传引导是氛围营造,督导评价是质量闭环,五者协同构建澄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生态。

  (一)组织保障‌:发挥多方协调作用,进一步强化机制保障。

  (二)‌要素保障‌:优化资源配置,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三)‌待遇保障‌:完善工资、住房等福利,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激励提升职业吸引力。

  (四)‌宣传引导‌:扩大“学在澄迈”品牌辐射力,增强全县教育自信,广泛凝聚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共识。

  (五)‌督导评价‌:教育“365”计划工作清单,重点事项纳入“监督一张网”跟踪推进,确保教育“365”计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地。

  迈步向前 成绩斐然

  回望澄迈教育之兴,背后承载的是传统智慧到现代科学的蝶变,是开启山门到拥抱开放的跨越,是敢于追梦到矢志圆梦的坚守。

  “澄迈坚定提出打造‘学在澄迈’品牌,是顺应群众期待的重大决策,是扎实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共建共享的有力行动、是奋进‘青年澄迈、文化澄迈、数智澄迈、幸福澄迈’重大战略的教育路径选择。”澄迈县委书记盛勇军表示。

  澄迈县以超常规的力度和速度,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效双升转变,澄迈教育已成为一张闪亮的金名片: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资源供给更加优质均衡,改革创新特色日益凸显,整体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教育硕果 全面绽放

  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汇聚。引进华迈实验中学、海南中学(美伦校区)等9所优质学校,累计增加优质学位约1.9万个;建成寄宿制项目9个,撤并完小、教学点96所,投入107亿元用于新建、改扩建校园校舍35所,新增学位近3万个。

  教师队伍基础稳步夯实。共培养年轻校园长242名,引进名师名校长27人,招聘教师1453人;发放边远地区教师补助约860万元。

  教育民生工程全面铺开。实现公办中小学校教室及功能室空调、护眼灯、公民办中小学AED设备、公办寄宿制中小学热水洗浴、公办高中宿舍空调、公办幼儿园免费校车接送、中小学课后服务均“6个100%”全覆盖。

  (二)五育并举 澄教蝶变

  立心铸魂。强化党建引领,深化思政育人,系统构建全域立德树人新格局。

  启智创新。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城乡教育协同发展。

  强体筑基。积极推进体育特色校园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9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所。

  尚美润心。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现中小学心理辅导室、专职教师、课程开课率3个100%覆盖;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连续8年打造国家级终身学习品牌8个。

  劳动共生。全面实现中小学劳动技能课程100%覆盖,打造3个省级劳动实践研学基地,深化产教融合,共建产教联合体4个、产教融合体5个。

  (三)教育治理 护航远洋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配备率达100%。

  强化校园安全防控,落实校园安全“4个100%”目标,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完成率达100%。

  推进“双减”落地见效,49家校外培训机构“四率”100%达标;49所中小学校实现课后服务100%全覆盖,共有近6万名学生受惠。

  全面健全教育资助体系,学前教育至高中阶段教育资助全覆盖,累计发放教育资助金1.86亿元,惠及23.8万人次。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就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种树如此,育人也如此,要坚定迈出第一步。”盛勇军强调,抓纲带目才能事半功倍,教育“365”计划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纲”,牵引带动澄迈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系列场景和具体行动就是“目”,本次大会不仅是“澄迈365天天天都重视教育”的鲜明标识,更将成为动员全社会支持教育发展的重要引领。

  (撰文/高一)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