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脚步从未停歇。近日,记者通过与海口部分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长、驻村工作队员交流,截取了四段“小故事”,讲述乡村振兴“大文章”。
这些故事中,有百折不挠的青春奋斗,有坚守承诺的初心,有脚下沾泥心中有爱的乡土情结……他们用青春、汗水和智慧,巩固海口脱贫攻坚成果,用奋斗续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90后“小伙”徐建是琼山区住建局派驻云岭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72岁的周多贵是云岭村委会迈宏村村民小组组长,村民都习惯叫他“老村长”。3年半的时间里,这“一老一少”成了好搭档。
“这就是哺育了我们祖祖辈辈的古井,当年冯白驹和刘秋菊曾在这里喝过水。”时间追溯到2019年4月,刚驻村的徐建跟着“老村长”穿过一条悠长的石头古道后,第一次看到了古井。
“这井有多少年历史了?”
“起码有两百多年。”老村长口中的古井冷泉,是村里的原生态自然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
“古井冷泉能不能开发、能不能为村里带来效益?”自从听说古井的故事,村子、村民、古井就一直萦绕在徐建的脑海里,也让他找到了奋斗目标。
为论证冷泉是否具备开发的价值,驻村工作队结合迈宏古井冷泉现有资源,牵头成立了迈宏村古井冷泉旅游项目推进小组,并多次联系相关部门来考察做可行性调研。去往古井的石阶一共223阶,走得多了,他对石阶的数量一清二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多方论证,古井冷泉开发具备产生效益的潜力。“冷泉可以做,但去哪找钱”,一时间这又成为了难题。
“村里没钱,能不能去村子外边找?钱不够,群众可不可以自己出力?”在一问一答中,徐建和“老村长”碰撞出了新想法。
徐建与派出单位琼山区住建局领导汇报,通过搭建乡村振兴助农平台吸引省内建筑企业投身乡村建设。周多贵发动村民将村里废弃的房屋,及石料用于冷泉开发。经多方努力,最终20多家企业响应开发冷泉,并于今年6月28日举行了冷泉开发仪式。
为开发古井冷泉,徐建驻村时间满后,申请继续参加乡村振兴工作。此外,为更好地服务古井冷泉项目开发,他在工作之余自学考上了海南大学的研究生,专攻旅游管理专业。
对冷泉的未来发展,徐建意识到,冷泉品牌同质化比较严重,单靠冷泉不足以为村庄产生持续效益,应分三步走:首先,将冷泉作为迈宏村综合旅游的核心重点打造;第二步,发展配套旅游项目,如南渡江露营集群地、采摘体验区、农家乐休闲点等,吸引游客前来;第三步,整合村庄现有资源,发展特色民宿,吸引游客住下来。徐建认为,这“三步”犹如古井冷泉旅游“画板”的“三脚架”,可以支撑画出一幅美丽的乡村旅游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