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推动粽子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2023年06月19日 08:40 来源:海南日报

  海南日报记者曹马志

  端午节即将来临,儋州粽飘香。

  儋州粽,是离家打拼的游子魂牵梦萦的难忘家乡味;是扎根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特色产业,滋养一方百姓的美好生活幸福味;是俏销海内外的伴手礼,闻名于世的一张城市美食名片,氤氲让人神往的香味。

  在海南西部中心城市,千年古郡儋州,匠心相传的儋州粽,成为悠久历史的特色鲜明的见证,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小小的一颗粽子,何以能跨越千年时光,在一代代人唇齿间留香,传承不息,历久弥新,如今人们能从中品味出几多滋味?

儋州市一家粽子企业加快生产,满足订单需求。何万常 摄

  粽里乡愁浓 佳节思乡切

  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他乡的游子,何以慰藉思念?

  今年端午节即将到来,在北京打拼多年的“80后”小伙李志杰,提前托朋友从老家儋州订购了5盒儋州粽,不仅自己吃,还送给相熟的同乡们。这几年来,只要端午不回老家,他都会网购儋州粽,这早已成为他过端午节的习惯了。

  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北京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工作,经过8年奋斗,已在北京安家。但是他仍旧时常关注海南,心系家乡的发展变化。从小吃到大的儋州粽,是他钟情的家乡美食之一,这也是身在他乡的一份珍贵的情感慰藉。

  “这么多年,我最爱吃的是儋州传统粽子,尤其是鸭蛋猪肉粽。”提及家乡的这道美食,李志杰在和海南日报记者的电话中打开了话匣子。儋州粽子就地取材,主要包括茄冬叶、火山岩糯米、跑海鸭蛋黄、传统花猪肉。“儋州粽中的跑海鸭蛋黄馅料真是一绝。这些当地的跑海鸭在海边生长,以小鱼小虾和小螺为食,自然生长,造就了鸭蛋晶红、味美、鲜香的特点。”他自豪地说。

  跨越千山万水,最忆仍是故乡。一份舌尖上不忘的美食,寄托着深藏心里的浓浓乡愁。不论天南海北,身处何方,远离海南岛的儋州人的心中,和故土的距离被一个粽子无限拉近。

  在四川成都上大学的儋州人符明堂,学的是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四川加入一家大型物流企业。12年间,他从一名行业“新兵”,逐渐成长为当地一家大型物流企业的高管。儋州粽等家乡特产,伴随着他在外地上学、工作,陪他度过一个又一个思念家乡的日子。

  2019年,符明堂选择回来,利用在外闯荡多年积累的资源,开始在家乡创业。立足家乡深厚的美食底蕴,他致力通过更加规范科学的生产、包装以及持续的品牌推广,优化产业服务体验,努力将儋州粽等儋州优质特产卖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今年端午节,他将儋州粽和黄皮两种当地美食进行跨界结合,经过潜心研发和反复试吃试验,创新推出黄皮粽子。一颗颗自带黄皮果香的儋州黄皮粽,被端上了更多消费者的餐桌,将成为人们打卡儋州特色美食的重要吸引物。

儋州市一家粽子企业加快生产,满足订单需求。何万常 摄

  粽里产业兴 “链”出致富路

  千年儋耳粽,万家端午情。儋州粽乘“假日经济”东风,注重品质,打响品牌,逐渐成长为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

  日前,记者走进儋州广和食品有限公司粽子生产基地,只见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进入6月以来,该公司的生产线变得更加忙碌。

  记者在现场看到,广和食品公司洗粽叶和淘米环节都是机械化操作,采用工厂流水线作业。“这样做干净卫生且效率高。”企业负责人田传明说,但是在包粽子环节,企业坚持采用传统的手工包法,保障儋州粽的地道风味。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广和食品公司推出的儋州粽久负盛名,不仅在岛内销售,还走向全国市场。目前,儋州共有粽子生产企业60多家。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各家企业订单不断。

  儋州粽出岛又出圈,离不开生产升级赋能。

  业内人士介绍,以前,困扰儋州粽子发展的一大痛点就是,家庭作坊式生产,遍地开花,难以规模化,各家标准不一,粽子品质参差不齐,制约产业做大做强。

  瞄准产业发展痛点。近年来,儋州市经过深入调研,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机制,推动儋州粽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同时,成立全市粽子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沟通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行业自律,“抱团”合作,推动儋州粽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儋州市粽子行业协会会长简国平介绍,儋州粽子除在海南销售外,还销往北京、上海、福建等国内16个省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儋州粽子今年销量已超过800万个。此前,儋州粽子曾创造年产销超过3千万个、销售额达3.6亿元的纪录。

  小粽子,吃出大产业。儋州粽已串起一条越来越长、越来越强的产业链,成为促进农产品销售、村民就业增收、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支点。

  鸭蛋是儋州粽子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儋州市排浦镇禾丰村的致富带头人陈汉洲带领不少村民成立合作社,他们的跑海鸭蛋曾经一度面临滞销,得益于儋州粽产业发展壮大,大大拓宽了销路,如今一年能卖出300多万枚,年销售额超过600万元。现在“跑海鸭蛋”已成为儋州的地标产品,成为儋州九大特色农产品品牌之一。

  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和强链,儋州加快形成粽子全产业链,提升产业链韧性,助力儋州粽子产业行稳致远。

儋州市一家粽子企业加快生产,满足订单需求。何万常 摄

  粽里佳肴香 文化韵味浓

  对于儋州来说,这个小小的粽子,连接着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展示给世界的一张城市名片。

  儋州粽子的历史源远流长,粽子在儋州地区传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平定海南时,其坐骑刨井为将士解渴,这口井后来得名白马井。人们取此井中之水蒸煮以虾米为料的粽子,故名“伏波虾米粽”。

  在儋州粽发展历史上,苏东坡扮演了重要角色。即使是谪居在当时“海外之地”儋州,苏轼仍不负美食发明家之名,利用当地的生蚝,发明了“东坡蚝”等多种特色美食,酿制出了秘制天门冬酒。他创制的“东坡粽”更是别具风味。

  宋代有诗云:“吾爱儋州粽,嫩香椰味浓。东坡传佐料,四海夺峥嵘。”苏东坡连续3个端午节都在儋耳度过,把中原的粽子制作工艺与海南的原材料相结合,每年除了用传统的猪肉包粽子,还教当地人包豆子粽、干鱼粽、虾仁粽、鸭蛋粽等,拓宽了儋州粽的内涵,让更加多样美味的粽子代代相传。

  美味之中,品见人生况味。在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常务理事韩国强看来,苏轼屡遭贬谪,谪居之地愈发偏远,日子过得实苦,不止于饮食、居住,生活困难难以想象,但是他最终都能苦中作乐,越发乐观旷达,逐一化解应对,真正做到了“既来之,则安之”。

  提起儋州粽,很多儋州人都会推崇“洛基粽”。明朝初年,儋州洛基地区走出了“威武将军”符南进、“嘉应将军”符那宽。他们荣归故里后,由于喜欢吃粽子,从而催生了独具风味的“洛基粽”,流传至今。

  儋州粽子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品种丰富,而且其美食文化源远流长。2012年,儋州粽子手工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市级非遗名录。

  不仅如此,儋州粽已跻身了“国家队”。2016年,“儋州粽子”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儋州获得了“中国粽子美食之乡”称号。儋州粽成为千年古郡递给世界的一张城市美食名片。

  如今,传统粽子,正吃出新滋味。今年,儋州粽在保持传统的猪肉粽外,还有鸡肉粽、鹅肉粽、牛肉粽以及甜味的椰香粽、碱水粽、八宝粽、水晶粽等新品类“抢滩”进入市场,让更多消费者爱上儋州美食。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