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别具匠心古粮仓
2022年08月01日 08:42 来源:海南日报

乐东万冲镇抱班村的黎族谷仓。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文昌潭牛镇大庙村的粮仓景观。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崖州民俗博物馆里的竹编谷仓。 海南日报记者 陈耿 摄

  文\本刊特约撰稿 杨江波

  大暑过后,我国南方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天地间热浪滚滚。此时,早稻基本上已收割完毕,许多农户忙着在房前屋后晒谷子,晒干后将其储存于室内或粮仓中。

  民以食为天,丰收后能否妥善存放粮食做到物尽其用,事关国计民生。我国储粮历史悠久,古人有言:“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梳理我国古代粮仓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匠心和智慧。

  粮仓史

  朝廷设粮仓调价备荒

  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储粮的“窖穴”就已出现,当时的人们将粮食存放在地窖里,形式上有点像东北人冬天把大白菜存放在地窖里。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乃赐舜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按照这一说法,在尧舜禹时期,我国就有了储粮的“仓廪”。那么,何为“仓”何为“廪”?编撰于汉代的《礼记·月令》作出了解释:“‘季春之月……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孔颖达疏引蔡邕曰:‘谷藏曰仓,米藏曰廪。’”

  《管子·牧民》中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墨子·非乐上》又言:“内治官府,外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仓廪府库,此其分事也。”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非常重视储粮之器。

  二十世纪出土的秦国《效律》竹简记载:“是县入之,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封印之,而遗仓啬夫及离邑仓佐主禀者各一户,以气(饩)人。”这说明,自秦朝始,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建立了一套初具雏形的粮仓体系。汉代承袭秦制,进一步完善了粮仓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古代的粮仓分为官办粮仓和民办粮仓,官办粮仓有常平仓、惠民仓、广惠仓等,民办粮仓主要有义仓、社仓、预备仓等。官办粮仓由政府机构管理,存粮供养皇室、官员及军队。民办粮仓由民间自行管理,主要用于赈灾备荒、平抑粮价,以保证社会稳定。

  在官办和民办粮仓中,常平仓和义仓发挥着主导作用。常平仓始建于汉代,是当时政府为调节米价而设置的一种粮仓,在谷贱时以较高价格籴入,谷贵时以较低价格粜出。义仓出现的时间稍晚,是隋朝以后历代朝廷为备荒而设置的粮仓。《隋书·长孙平传》记载:“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储之里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

  唐代初期,常平仓和义仓仍是分而设之,至唐元和年间这两种粮仓被并称为常平义仓。到了明代,大多数社区义仓改称社仓。至清代,朝廷对粮食仓储制度进行调整,在各府、州、县设常平仓,在市镇设义仓,在乡村设社仓。

  储粮技

  一座含嘉仓用了五百年

  我国古代粮仓有地下和地上两种,从地下仓窖到地上库房,体现了中国古代粮食储存技术的进步。早期的粮仓,主要以地下仓窖的形式存在,如隋唐时期的粮仓大多呈窖穴形,大名鼎鼎的“隋朝第一仓”洛口仓就是如此。到了宋代,粮仓逐渐向地面发展,人们取粮更加方便了。

  为了存放好粮食,古人建粮仓颇为讲究。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已经会对仓窖进行干燥处理。位于河南洛阳的战国粮仓显示当时的人们在仓窖底使用了青膏泥、谷糠,以达到防潮的效果。汉代用于储粮的陶仓,仓顶四面出檐,具有散热效果,仓底也有防潮设计。

  位于洛阳的含嘉仓,是一座历经隋、唐、北宋等朝代,使用时间超过五百年的大型粮仓。含嘉仓的储粮功能之强大令人震惊,《新唐书·食货志》云:含嘉仓“干燥之地,粟可存九年,米五年,潮温之地,粟存五年,米存三年”。

  含嘉仓里里外外采用了草木灰、木板、席、糠、席共五层防潮、保温、保鲜材料,所存之粮不易发热、发芽、腐烂。该仓的储粮方法后来被总结为“席子夹糠”储粮法,被推广应用于民间。所谓“席子夹糠”,即粮仓装满粮食后,用席子裹敷谷糠铺于仓口,再用泥土封闭,以达到防潮、防腐、防虫蚀的效果。今人发掘含嘉仓时,发现仓中有些遗存的谷物颗粒清晰可辨,部分储粮仓房坚固不坏,古人建仓储粮技术之高超可见一斑。

  位于陕西大荔县的丰图义仓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这座粮仓的仓体由耐高温的黏土砖砌成,仓内四周高中间低,排水区的积水经水管汇流至广场中央,再集中排出仓外。这些精妙的设计体现了建造者的智慧。

  在古代,官办粮仓通常为大型储粮仓房,农户储粮的工具则有大有小,主要有瓮、瓦缸、木仓等类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住条件持续改善,有不少农民、种粮大户在楼房中留出一两个房间专门用于存放粮食,传统粮仓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海南仓

  黎族谷仓形制别具一格

  苏轼谪居海南儋州期间,写了多篇有关海南粮食的诗文,其在《和陶劝农六首》的序中写道:“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所产粳稌不足于食。”其在《纵笔三首·其三》中云:“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这些诗句反映出北宋时海南并不太重视农耕,粮仓体系自然也不完善。

  明正德《琼台志》记载:“琼前代少田,粮运多资海北,故自元广积仓外,旧迹无闻。我朝田赋倍盛,所在皆有储场。”按照正德《琼台志》的记载,元代的广积仓是海南历史上有记录的最早的粮仓。

  到了明清,海南的粮仓体系逐渐形成,这在正德《琼台志》、清道光《琼州府志》中有所体现。按照道光《琼州府志》的记载,清代琼州府各县都有官办和民办的粮仓,其中琼山县有“府常平仓四,一在府署大门,一在府署后,一在城内东周巷,一在经历司署旁,共额贮谷二万六千一百六十二石零七升……府义仓,在州署后,康熙四十三年,知府贾棠建,劝捐贮谷以备灾祲”。

  清光绪《崖州志》中也有明清时期崖州地区设常平仓、军储仓、预备仓的记录。民国《儋县志》记载,明代儋州的“常平仓,在州署东,额贮谷一万二千三百二十二石八斗八升四合三勺”。

  古代海南官办粮仓之结构、功能大抵与中原地区相同,而民间的粮仓及储粮方法却与中原地区差异较大,其中最具特色的当数黎族谷仓。目前,海南不少黎族村庄仍保留有黎族谷仓,这种谷仓选址讲究,一般位于干爽、向阳之处,主要用木材和竹片搭建,所用之木多为防虫蛀的坡垒、子京等,有时甚至会用花梨木。

  黎族谷仓仓顶铺着一层茅草,既防雨又透气,仓体一般不设窗户,只设两扇对开的小门,以便空气对流和存取谷物。谷仓四周及底部用加工好的竹片围成,再均匀涂上牛粪和草木灰,以防虫蛀、防潮。这种谷仓一般架空,仓底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确保仓内通风透气,同时也能防鼠。

  古代黎族人的储粮方法也别具一格,清代《黎岐纪闻》云:“黎人不贮谷,收获后连禾灶上。”民国陈铭枢《海南岛志》载:海南黎族人“取稻仅取穗梢,结之成束,悬晒竹壁,而储于仓。”这是一种把扎成捆的稻穗晒干,然后直接放入谷仓储存的习俗。

  正德《琼台志》云:“储积,国之大计。”仓廪实而天下安,从古至今,无论粮仓的样式如何变化,储粮都是一件定国安邦的大事。

编辑:李奥迪